11月19日,军旅诗人汗青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捐赠新近出版的诗词集《花木汗青》,并以“传承国学文化基因,开启壮丽优雅人生”为主题,为在校大学生开启了国学文化之旅,也提醒年轻一代人对国学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年过花甲的汗青先生,在诗集增仪式上妙语连珠,作起对联也是信手拈来,不仅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门石头门楼巧做苏学士帽子的比喻,赋予了校门美好的象征,还现场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苏三庆作对联:“文豪有三苏苏洵苏轼苏澈,鸿福有三庆吉庆喜庆余庆”,借此来表达自己对此次在西安建筑大学捐赠诗集的喜悦之情。
汗青先生在讲座中或生动,或幽默,兴起时还唱起陕西秦腔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见解,获得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老师吕刚也在本次讲座结束时,作诗“汗青花木诗,花木汗青使”表达了对汗青先生的尊敬与崇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闻杰也谈起在讲座中得到的启示,告诫自己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要积累点点滴滴的小事,哪怕是一花一草,也可以带给自己很多的人生感悟,也表达了对诗人汗青细腻情怀的感叹。
《花木汗青》展侠骨柔情
汗青先生说自己一辈子就做两件事,读书和当兵。
作为一名军人,硬汉的形象不禁映入眼前,但是翻开诗集《花木汗青》,诗歌内容都是花花草草的美好愿景,不能看出诗人的侠骨柔情。也正是这一点,让人有点好奇,怎么没有战场军旅的艰涩和心酸?西部网的记者也就此向汗青先生做了提问。
汗青先生从三个方面回答了记者。
一是从军人的职责方面出发:“为什么要有军队,为什么要有军人,他们是为了制止战争的,是为了争取和平的,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中有一个就是‘和为贵’,每一个人希望的是天下太平,花好月圆,所以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卫和平的,用战争去制止战争,用武力去维护和平。”
二是从军队文化建设上讲:“过去毛泽东同志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们要建设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我们现在的军队中间,文化水平会越来越高,很多都是穿着军装的文化人,读书人。”
三是军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对比:“军人实际上和每一个人一样也追求真善美,可能军人在某些方面比一般人对这些花花草草更敏感,军人在战火中间,血与火之间,他对美的这种向往对美的这种追求他会比一般人更强烈,所以就有想法,军人就是要用枪用刀保卫草、保卫花、保卫这些万木成林的美的事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