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单独二孩,生vs不生:成本高、职场残酷 二孩免谈?(2)

2014-11-16 08:33  广州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

全国各地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已近一年,近日,国家卫计委确认,全国共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胎申请,与此前官方提出的每年约200万对夫妻提交申请的预期差距较大。尽管如此,“单独二孩”政策是否遇冷,恐怕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单独二孩生还是不生,政策放松只是条件之一,最终的“决定权”恐怕还看各位父母如何打算。不妨先听听社会心声。

多元社会应慎言“二孩遇冷”

经过长时间调研和听取民意,“单独二孩”政策得以实施,除了顺应社会呼声之外,对于缓解老龄化压力、平衡人口结构也大有裨益。但实施一年来,官方统计称实际申请数与预期数差距较大,便有不少人得出了“二孩政策遇冷”的结论,一时间各种质疑、评判甚嚣尘上。

但生孩子这件事,不是类似“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样冲动。一者,现代人讲究优生优育,生孩子得先调理至一个比较好的身体状态。身边不少打算要孩子的男女,烟不抽了酒不喝了,曾经的超级网虫也逼着自己做运动了,只待各种前期准备到位,才敢有所“实际行动”。再者,也需要一个较宽裕的经济环境,才能负担养育孩子的各种生活、教育开支。因此,政策放松固然是必要条件,但“二孩”数量会不会骤然膨胀起来,主要还得看父母这个“充分条件”是如何打算的。

看到生育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也就能对政策效果的判断多些耐心。十月怀胎不可能立竿见影,政策发令枪一响,就假定条件符合的家庭都会全力冲刺,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理想化了。用仅仅一年时间来判断“单独二孩”是不是遇冷,确实言之太早,也武断了些。那些符合条件的家庭,今年没二孩计划,明年呢?后年呢?政策效力释放的过程,可能比一些人想象的要缓慢得多。不妨给“单独二孩”多些时间。

归根结底,二孩要还是不要,主动权在父母手中,政策只是一个客观条件罢了。但如今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已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生育观也可能参差不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崇尚多生育孩子,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变化,今天“多子多福”是否还占据着社会观念绝对的主导位置,恐怕再难一概而论。一部分家庭认为两个孩子可以互相扶持;有的父母却觉得“三口之家”正是最佳状态;一些家庭甚至根本不考虑生孩子,“丁克”也未尝不可;还有一些快乐的单身汉,生活一样丰富多彩……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育观念,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今天这个多元社会里都应得到理解和尊重,这恐怕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三本毕业生遭学历歧视 入职被告知没津贴降工资

2014-11-15 10:37阅读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2014-11-14 16:00阅读

陕西省中考体育考试方案 中长跑游泳二选一

2014-11-13 17:01阅读

90后进入职场有望扭转小微企业人才劣势

2014-11-13 08:22阅读

陈铭:帮残疾人找到了“饭碗”

2014-11-12 10:40阅读

大学生失联两月 父母疑其被“控制”赴外地寻子

2014-11-11 12: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