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2015国考行测之片段阅读备考技巧

2014-11-06 07:31  腾讯网

片段阅读在国考中题量比较固定,一般为14—16个,字数大约在每题325字左右。文体基本集中在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偶见散文和寓言类。这也就说明不同的文体所对应的题目和做题方式都有可能发生微小的变化。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提问方式及对应的解题技巧。

常见提问方式一:文段主要说明了什么

这种提问方式占到总题量的30%—40%,涉及的主要文体也是议论文。对于该类问题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就是找关键词。

那常见的关键词句有哪些呢?这就要回归到命题人的出题心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是选拔类的考试,它不仅考察做题的能力更考察大家的心理能力,还考察大家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对此,考试的题目才会有越来越长的趋势,但题目长并不代表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原因就在于,考试文段的结构无外乎三种:总分、分总、总分总。相较而言,总分总考的较少。总分、分总重点就在于总,因此定位关键句常见的就是首尾句,关联词句等。

例.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

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中公解析:A。本题是非常明显的总分形式,重点句子是首句,重点中的重点是“因此”后面的“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由此可以对应A。

常见提问方式二:文段意在说明了什么

这种提问方式实际上是来源于主要说明了什么中的分支。在题量中占30%—40%,二者的区别并不需要刻意去分开,主要说明类似主要内容,意在说明类似中心思想。也就是说,不管主要说明还是意在说明都要包含文段的关键词句。

例.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现存在区别

中公解析:A。这个题很多同学容易误选C。实际上这就是没有包含主要内容。文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茶花女》展开论述,何以见得?文段的高频词,也就是重复出现的词就是《茶花女》。可见,文段的主题就是茶花女。由此,可直接勾选A答案。

总而言之,对于片段阅读最常见的“主要说明了什么”这类问法,做题方法就是找准关键词句。高频词,首尾句,关联词句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中公教育专家祝大家笑傲考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大二女生因频遭同学质疑 “宅家”两月不出门

2014-11-05 15:30阅读

西安市806个社区1700余名社区主任参加创文系统培训

2014-11-05 11:34阅读

陕西省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研修班在西安市启智学校顺利开班

2014-11-04 18:03阅读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把义务教育从高考战车上拉下来

2014-11-04 09:14阅读

部分大学生就业呈“倒金字塔” 学历越高越慌

2014-11-03 09:55阅读

“交换空间”校园版:男女生互装点超萌寝室

2014-11-01 12:03阅读

西安市窗口服务行业和旅游景区开展“三优一满意”整治活动

2014-10-31 23:5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