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应该辩证来看待,“公考热”的积极意义不能否认,其 “高烧不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人们热衷于成为公务员,最主要原因便是工作稳定,并且可以享受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这种贪图享乐的择业观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绝不该得到提倡。另一方面,从全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过多的高素质人才聚集在政府部门,不仅是对人力资源、也是对高等教育的浪费。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能是实施公共管理,一些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在讲究技术性和创造性的专业领域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因此,要想对“公考热”进行有效降温,就必须从根本入手。完善社会其他职业的福利和保障势在必行,让其他行业享有和公务员类似的保障体系和福利待遇,能够公平的享有经济发展成果;国家提供的就业岗位,也要和日益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相匹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高等院校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不光是专业技能的教授,还应发掘学生的个人特质,使得他们能够依据爱好和特长来进行就业选择,而不是盲目地报名国考。
作为当代青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不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倒是应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获得激励。不随大流,理智思考,才能选择最利于自我发展和贡献社会的工作岗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