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学生频陷新型传销骗局 多被洗脑憧憬“发财梦”(2)

2014-10-02 09:34  中国新闻网

7月,陕西一女大学生身陷河北传销窝点,公安干警辗转千里解救;9月,一女大学生失联多天后在山东一传销窝点被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参与传销的案例层出不穷。新型传销披上了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等外衣,其活动愈发隐蔽化、信息化,缺乏相应防范知识的大学生极易落入传销分子陷阱。

新型传销转变目标,更易迷惑大学生

近期,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通过一次专项行动共抓获传销人员418名,清理传销窝点55处。据警方调查发现,其中有约4成为大学生。而7月以来关于大学生参与传销的新闻更是不胜枚举,全国各地专项行动打击的传销组织中都有大学生的身影。

西安市工商局临潼分局副局长陆亚东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的新型传销组织除了把社会弱势群体作为发展目标,还以资本运作、合伙创业等为名对传销活动改头换面,把目标瞄准大学生、白领等群体。

“新型传销骗局容易吸引那些有一些相关知识,但涉世不深,法制观念淡薄的年轻人。”陆亚东说,他们往往利用大学生急于求职、挣钱自立的心理,先以招聘、实习、创业等名义获取学生信任,再一步步通过威逼利诱,对学生进行洗脑。

陕西省工商局直销局副局长叶因伟介绍说,与传统“北派传销”偏重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不同,近年来更为隐蔽的“南派传销”则侧重于控制思维、思想。

事实上,在这次临潼区的专项行动中被抓获的大学生,很多都采取三缄其口的态度,不配合调查,不承认参与传销,并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在“干事业、拼未来”。

陆亚东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在打击传销时所遇到的顽固大学生传销人员越来越多,即使当时被驱散遣返,过不了多久又会回来继续“听课”。

大学生成传销组织骨干,更具危害性

有专家表示,大学生参与传销不但会对大学生自身及家庭造成伤害,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更大的危害在于这些有知识、有技术的大学生一旦被发展为传销组织的骨干,危害会急速增大。

首先,大学生骨干可能被用于设计传销骗局,完善组织架构。西安市工商局直销分局局长李长林说,在今年上半年抓获的49个传销骨干中,高学历高智商的不在少数。这些人比过去的传销骨干更聪明、更狡猾,也更不像传销分子。

“他们往往西服革履、文质彬彬、口才极佳,讲起所谓的‘项目’头头是道,在发展新传销人员时优势明显。此外,这些高学历骨干还十分在意规避风险,知道怎样钻政策的空子,会在组织传销时设计出更复杂的分级模式,并严控每级人数,确保达不到法律追责的标准。”李长林说,“这导致工商、公安部门需要调动更多的人力、花费更多时间来做调查、取证,增加了打击传销的难度。”

其次,许多大学生传销人员技术水平不低,他们成为传销组织的骨干后,往往会对传销的传播形态加以调整,使其更符合网络时代的扩散需求。

第三,“大学生传销骨干的传带作用应引起重视。”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认为,大学生群体思想单纯、相互间关系亲密,便于传播。同时部分传销骨干的“奢侈生活”对其同学也有很大吸引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调研显示:超6成家长每周陪孩子不足3小时

2014-10-01 09:40阅读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2014-09-30 16:17阅读

财富和名校话题经久不衰 美大学到底多“有米”?

2014-09-30 09:42阅读

女生到斯里兰卡做志愿者:教孤儿读书 给大象洗澡

2014-09-29 11:31阅读

大学生入学装备变迁:档次节节攀升 账单越来越厚

2014-09-28 09:37阅读

最美学生会主席走红 女神原是曼联球迷

2014-09-27 08: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