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并不是乐理专业出身,《乙酰辅酶A脱氢转能歌》的创作足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创作这首歌经历了不少挫折,反反复复修改很多次,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满意。”刘昌霈说,后来得到扬大音乐学院专家的支持,“扬大音乐教授方光耀给了我不少帮助,提供了很多的灵感,比如第一段与第二段的间奏曲谱,就是由他谱写。”
他曾编写“生化歌曲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昌霈从未停歇过他的生物化学教育事业。“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院的世界语。”93岁高龄的刘昌霈说,《乙酰辅酶A脱氢转能歌》的创作并非偶然,在他退休之前曾有两段经历让他十分难忘,“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农学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化学会议上,我听到了来自英国的生物化学歌曲,那个时候就有同事建议我,将歌曲翻译成中国版本。”上世纪80年代末,刘昌霈就动手编写,耗时近两年的时间,编写了一部“生化系列歌曲集”,印刷多册在学院中“传唱”。
但刘昌霈认为,当初所编的系列生物化学歌曲,回忆起来并不是特别满意,所以决定自己创作《乙酰辅酶A脱氢转能歌》。
学生很敬佩老教授
“刘教授特别了不起,已经90多岁的高龄还在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扬大生物化学专业学生小张对刘教授满怀敬佩。更令全体师生感动的是,前天下午,刘教授冒雨赶到扬大上了一节课,在45分钟的课堂中,虽然其他老师多次请刘昌霈坐下讲课,但刘老一直坚持站着讲完整节课。
刘昌霈告诉记者,看自己创作的《乙酰辅酶A脱氢转能歌》学生喜欢他自己也很开心。“如果有机会,希望生物化学教学的课堂上时常运用到这首歌,如果学校有文艺汇演,能将这首歌唱出来就更好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