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孩子生日会变生日赛? 校园人情交际家长进退两难(3)

2014-09-29 09:35  人民网

女儿下个月要过8岁生日,家住汉口青年路的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已提前准备好了30多套文具,花色品种各不同。她说,“这些礼物都是给孩子班上同学准备的,花了几百元。”

为何孩子过生日不再是家庭“内务”,而成了班级“外交”?黎女士无奈地说,孩子班上60%的学生过生日都是这样做的,不还礼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面子上都过不去。

“孩子过生日,家长送礼忙。一年复一年,花色不重样。”记者调查发现,校园生日会似乎成了一种流行交际方式,这种“分享”在家长们的操办下变得越来越讲究。

同学之间聚会名目众

多孩子凑份子家长犯了难

无独有偶,家住汉口姑嫂树的张先生最近也遇到了类似的烦恼。他说,自从儿子上初中后,向他伸手要零花钱的次数越来越多,给儿子的钱主要花在了杂七杂八的应酬上,“儿子的理由是,到了新的学校要多交朋友,所以顶着压力也要去。”

细心的张先生对儿子开学一个月的开支作了个记录:孩子今年刚上初一,开学第二天便向他要了100元钱,说要参加小学同学告别宴;几天后又说班级里新认识的几名同学周末想一起出去玩玩并吃顿饭,又要走了100元钱,还有零食费、礼物费、开学摸底考请客费……一个月下来多达400元。

张先生对孩子间的人情开支颇有微词,他说:“像儿子这样年龄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花这么多的钱,大大超出家长的承受能力。”

“既然难以负担,为什么还一再满足孩子的要求呢?”对于记者的提问,张先生懊恼地回答:“孩子正处青春期,本是顾及他的面子,看来以后再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学生之间变着花样请客

开支过大家长进退两难

采访中,小学生小雷(化名)告诉记者,每逢年节及朋友过生日,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

“过生日要请客、考试得高分要请客、评上各种奖项要请客,当上班干部也要请客,很多同学每学期至少得请上一两次客。”初中生小刚(化名)说,在学校里没请过客的同学,会被看做是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差。

中小学生无经济来源,他们的一切花销都得由父母“埋单”。对于孩子日常花销之外的人情消费支出,多数家长坦言不堪重负,但考虑到孩子面子及社交需要,都不会回绝孩子的要求。家长黎女士说,“不给怕孩子没面子不高兴;给吧,又怕助长孩子好花钱的习惯及攀比心理,同时也实在负担不起。真是进退两难!”

人情债歪风学校要引导

家长也要注意言传身教

“像这样的“校园人情债”,在学生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校方并不提倡孩子这样做,但是也没有明文禁止,只能多加引导。”记者采访中,多数中小学校长这样说。

武汉市第三十中学德育主任喻德宝认为,错误的价值观导致学生人情攀比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学生认为,请客吃饭送礼是和同学搞好关系最有效的手段。许多学生因此陷入了人情消费的旋涡中不能自拔,造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这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小学生陷入‘人情消费怪圈’,无论送礼还是收礼都是一种负担。对待学生人情消费要合理引导,正确面对学生们正常交往的心理诉求。”汉铁小学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康岚说,对于学生人情消费宜疏不宜堵,必须教学生掌握“度”,绝不能为了“礼”而请,为了“钱”而请。相比物质,真心的祝福更能打动人心。

“勤俭朴素”已写入《中小学生守则》,采访中,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学生人情消费是个社会问题,关键还在于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老师、学校、社会各界的有益引导,让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楚天都市报 记者何君辉 实习生李易)(荆楚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传房贷将松绑 西安未来房价怎么走?

2014-09-28 19:43阅读

西安市启智学校教室美化评比活动顺利结束

2014-09-28 16:03阅读

大学生入学装备变迁:档次节节攀升 账单越来越厚

2014-09-28 09:37阅读

最美学生会主席走红 女神原是曼联球迷

2014-09-27 08:36阅读

组图:贵阳学院大一新生收到避孕五件套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2014-09-26 10:13阅读

西安教育电视台摄制作品在全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选中喜创佳绩

2014-09-25 18:00阅读

交2万元能当高铁乘务员? 网上频现招聘诈骗信息

2014-09-24 17: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