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看30年教育方式变迁 30年前老师像父母如今像朋友

2014-09-09 17:34  鲁中晨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一首《新竹》,道出了教师这个光辉职业的真谛。

9月4日10:00许,记者来到张店区联通路上的温馨家园小区,见到了61岁的退休教师马昌兴。马昌兴拿出了一份名单,名单上整齐地写着十几个名字。马昌兴说,这些是他们家族中的三代教师。记者倾听了这个教师家族的故事。

30年前老师像父母,严厉中满含关爱

在家族上一代的教师中,马昌兴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叔叔马驰云。

“叔叔是我少年时代接触较多的一位长辈,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长辈。”据马老师介绍,上世纪60年代末,他的叔叔马驰云从部队转业,先后担任初中教师和初中校长。

马昌兴说,叔叔对学生要求十分严厉。“那时候叔叔教语文,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教材上要求背诵或者默写的篇目,从不允许学生偷懒,每一次都非常严格地检查落实。”正是因为叔叔学识渊博且对学生较为严厉,学生们对他十分敬重。

而在马昌兴做老师的年代,老师们开始走下“神坛”,成为学生们的父母、亲人和长辈。

1972年,马昌兴成为桓台县田庄镇于铺村于铺小学的语文教师。1978年,马昌兴到桓台县田庄镇的一所初中任教。从1981年开始,马昌兴调至桓台县教学研究室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直到2008年退休。

“30年前,家长对学校和老师高度信任,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就放心地去地里干农活。除了上课,我们还给孩子们理发,午睡也是陪着孩子们一起。”每到学校放麦假,马昌兴还领着孩子们去田间地头捡拾麦穗。

马昌兴还介绍,那时候他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语文课上,马昌兴给学生们讲作文,从来不让学生闭门造车,而是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体会,从而获得灵感、受到启发。

如今老师像朋友,亲切而善于鼓励

受马昌兴的影响,儿子马磊也走上了教师岗位。

1997年,师范毕业的马磊来到桓台县唐山镇中学任教,“那时,我比学生们大七八岁,和学生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

在教学中,马磊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教育方式,概括地说,就是“倾听与鼓励”。“现在的学生和几十年前相比,更加成熟独立,如果再用以前那种相对严厉的教育方式教育学生,很有可能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聊天,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他们的意见仔细斟酌,学生们都很信任我。”

除了善于“倾听”,马磊还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承担着较大的期望和压力,如果不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鼓励,很多学生可能会失去信心。”本着这样的想法,马磊帮助不少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帮他们重拾信心和勇气。

马昌兴说,时代变了,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必然要随之改变,但有一点,老师们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永远不会改变。(记者 张楠)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教师节临近 “老师”打电话向学生要钱

2014-09-09 16:32阅读

手把手教你一眼认出大一新生妹纸 大学生:看醉了

2014-09-09 10:30阅读

高三男生与女同学早恋产下一子 学校称无责任

2014-09-08 10:38阅读

让青春梦想与中国梦一起飞翔

2014-09-07 15:11阅读

出生仅两天的早产儿用双肾让13岁男孩获新生

2014-09-06 10:42阅读

记者调查校园周边小零食 样品糖精钠全部超标

2014-09-05 16:41阅读

2017年起高考将不分文理科 上海浙江先行试点

2014-09-05 09: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