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开学在即,大学生每月多少钱才够?(3)

2014-08-24 10:30  人民网

钱都用在哪些地方 应酬恋爱花费不菲

吃饭开支:平均每天18元,每月合计540元。(以30天计。包括早餐:豆浆1.5元、夹饼2.5元或热干面3.5元;午餐:6元-8元;晚餐:6元-8元)

生活杂费:牙膏+牙刷+肥皂+洗衣粉+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共200元。

交通费和通讯费:100元。

同学聚会等开支:300元。

这是一名大学生给记者列出的每月开支清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结构。

记者从武汉多所高校食堂了解到,如果餐餐都在食堂吃,每月吃饭开销600元足够。有的学生之所以开销较大,除了用于购买衣物、书籍等,拉高消费水平的主要是谈恋爱和应酬聚会开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大学生吴嘉豪表示,他每月开销都在2000元左右,很少低于1500元。平时和同学一起去KTV、看电影或者吃饭,通常都是实行AA制,而他也经常先帮大家垫付,但事后有的同学忘了还钱,他也不好意思开口要。

“同学请你去餐馆吃饭,回请的时候总不能去食堂吧?”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卢中巍同学说,他平时其实很节省,但在周末或节日,老乡之间、同学之间聚会吃饭很常见,有时节省了个把月的钱,为了回请一次性花光,“一夜回到解放前”。

受访同学普遍表示,谈恋爱后,每月开销会大大提高,有时提高近一倍,包括跟情侣一起吃饭、购物、看电影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小程和女朋友是同班同学。他说,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在校门口的小餐馆吃一顿,开支100元左右;周末会一起逛街、吃饭,再买些水果和零食,开支通常超过100元;每月最少看一次电影,还要买些饮料和零食,加起来100元左右;碰上女朋友喜欢的衣服、小饰品等,如果价钱不是很离谱,他也会买下来相送,平均每月为此花费二三百元。这些消费加起来,他每月开销基本维持在2500元左右。

少了不行多了不好 家长给钱各有技巧

绝大多数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必须从家里获得“补给”。此次调查中,记者也采访了多位学生家长,发现他们在给钱方面动了不少心思。

汉口刘先生的儿子在江夏一所大学上学。刚开始,他每月给1200元生活费,但儿子总是熬不满一个月,“月初是公子,月末是花子”,常常中途回家或者打电话要钱,让他感到压力很大。后来,他把给钱周期变成一周,一次300元。从那以后,超支的情况就很少出现了。

“我们都是每学期开学时给他的卡里打1.2万元,包含学费在内。”宜昌王女士说,她的儿子在武汉大学上学,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性格独立,花钱节制,不仅能够合理分配使用这笔“巨款”,还通过兼职和勤工俭学挣些生活费,每次回家都要给家人带点武汉的特产。

建设银行理财师熊渊说,家长应该怎样给孩子生活费,不能一概而论。他建议家长利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带孩子逛逛超市、银行,传授一些理财小诀窍,例如:购物前看看超市的特价海报,挑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向银行理财师咨询一下转账汇款方面的优惠;掌握一些安全简便的理财方式;学习一些防诈骗、防银行卡盗刷的方式方法等。

同时,建议家长利用主、附银行卡的特点,学会巧用银行卡。父母持主卡存款,孩子凭附卡取款或消费,这样,家长可以通过银行卡有意识地监督子女在学校的消费情况,轻松实现远程“遥控”。

专家呼吁加强引导 戒除奢侈攀比陋习

武汉高校众多,“开学经济”对商家吸引力不小。记者在武汉多家商超看到,除了针对大学生的常规促销手段,一些商家甚至推出了分期付款业务。

“交得起学费,买不起装备。”网络上,家长们对开学消费的逐年上涨吐槽不少—有的学生除了要求购买高档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件套”外,还要购置价格过万元的单反相机。

“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尚未成熟,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如果无限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可能让他们养成奢侈消费、盲目攀比的陋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虽然如何消费是每个家庭的自由选择,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消费要区分合理与否,家长和学校有责任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财富观,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自卑、富裕家庭的孩子不炫富,让节俭成为他们的共同习惯,让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记者 徐啸寒 通讯员 刘明杨)

(荆楚网 徐啸寒 刘明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交大新生入校摇摇手机就能找到新同学

2014-08-24 08:30阅读

“女生防范手册”热传 部分招数不实用受质疑

2014-08-23 09:33阅读

拐杖女孩为盲人“讲”电影 4年解说词超100万字

2014-08-22 12:00阅读

云南师范大学将对鲁甸震区部分新生减免学费

2014-08-22 10:02阅读

英语习语中包含的国家名字 意思你知道吗?

2014-08-21 12:31阅读

江苏徐州一家长疑孩子在幼儿园被针扎 警方未认定

2014-08-20 11:32阅读

暑假期间孩子近视度数猛增 电子产品成诱因

2014-08-19 18:4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