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报告称京15%青少年或有网瘾 专家:教孩子如何玩

2014-08-09 09:34  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网络

针对北京青少年的“上网状况与新媒介素养调查”8日在京公布。报告显示,40%的受访儿童每天使用网络超3小时,其中15%的人称每天上网超5小时。专家建议,要重视儿童网瘾,尽快建立网络分级,“教会孩子如何玩”。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占整体网民的41.5%。为调研北京青少年上网现状,千龙网·中国首都网联合首都互联网协会日前发起“上网状况与新媒介素养调查“。

根据8月8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超过40%的受访北京青少年称每天使用网络超3小时,其中15%的孩子表示每天上网超5小时。资料显示,一般意义上青少年上网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下为最佳,每天上网超5小时即可被认定为存在网瘾。

孩子上网做什么?报告显示,网络游戏和上网看电影听音乐占据孩子大量时间,分别有43%和47%的受访者每天在网游和影视音乐上花费半小时以上。网络游戏覆盖近9成的孩子,有约35%属于比较沉迷于网游的群体。

根据数据,收到虚假中奖抽奖信息、收到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申请、网页出现不雅照视频等成为孩子上网中遭遇最多的三个问题,分别占比54%、49%和41%。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8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根据研究,华人群体的网瘾比西方社会严重,西方青少年上网主要以交友为主,而中国儿童则较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他说,网络无处不在已是客观现实,但目前中国复杂的网络环境对青少年成长”弊大于利“,虚假、黄色、暴力等泛滥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而多元的网络是个“成人环境”,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很难有辨别力,“这不是网络本身的错,而是我们对网络的管理、引导教育等有问题”。

宗春山说,要重视网络监管,尽快建立分级;学校和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如何在网络中谨慎交友,要“言传身教”地引导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他强调,最关键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玩”。在芬兰等儿童教育发达的国家,非常注重孩子爬树、抓泥鳅等亲近自然的娱乐活动,但中国孩子“往往不会玩、没得玩,就只能玩电脑上网了”。

当天,千龙网与首都互联网协会共同发起《妈妈的新媒介素养课》,以引导父母正确、安全、有效利用网络。《孩子诉说妈妈倾听社会关爱》活动平台也正式开通,内含微博、微信、论坛等多端互动平台,可以实现妈妈和孩子的跨地域、跨时空对话,讲不定期进行在线文字、视频直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访谈,搭建孩子、家长、社会的交流平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阎良区教育局党委召开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总结暨第二环节工作部署会

2014-08-08 18:00阅读

杭州小学数学换教材 四年级教“鸡兔同笼”问题

2014-08-08 15:30阅读

教师资格2015年起统考 将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

2014-08-07 15:37阅读

暑期夏令营价格不菲仍受捧:内容水分大 拼爹也坑爹

2014-08-07 11:01阅读

准大学生被美容院摁住划走学费续:美容师被开除

2014-08-06 11:32阅读

陕西遭遇五十余年罕见干旱 642万亩农田受灾15万人饮水困难

2014-08-05 11:58阅读

西安教育电视台多措并举让孩子们平安度假

2014-08-04 12: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