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中国新一代年轻人:迷茫中闯荡 非凡地普通着

2014-08-02 11:32  新华网

他们是一群“90后”,有的正在艰苦地开创事业,有的每天挤着地铁挤公交上班,有的还迷茫于未来。但他们并不平凡,下一个瞬间可能空降在非洲大陆陪孩子们踢足球,可能变身舞台上帅气的贝司手唱摇滚,也可能将一篇妙文传送到无数人的手机屏幕上……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梅特林克对“非凡的普通人”的形容:他们全都把一块无名的、无意识的,可是绝不是不重要的柴薪投进人类的大火之中。

施科昇:千里走单骑,独闯索马里

“我还活着!”5月9日,5月27日,施科昇的微信朋友圈里两次出现这四个字,身在索马里的他选择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向朋友们报平安。彼时,或许没有别的语言更能传达这种劫后余生的心情。

神秘,恐怖,疾病,暴力……动身之前,施科昇对索马里的印象大抵如此,然而这对于天性热爱闯荡的他来说却是极大诱惑。前些年索马里海盗在媒体上频频出现时,他就在心里存下了这个念头,“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这不是一次转瞬即逝的关于浪漫冒险的冲动,因为施科昇的脑海里从来没有只说不做的概念。

2012年8月15日左右,中国多地爆发反日游行,抗议日本购岛行动,厦门一座高楼大厦忽降一个横幅,足有几层楼高,赫然写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民誓死捍卫领土主权”,这条当时全厦门最大的横幅就是施科昇的作品,自己冲在前面还不够,他还动员全公司的员工都走上街头加入游行队伍,呼吁文明理性表达爱国情。

“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说这话的施科昇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侠客,笃定、豪迈,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构成他前进路上的障碍。他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防疫,防弹衣,防范应急物品……一切就绪,2014年4月20日,施科昇从香港出发飞往埃塞俄比亚。

在进入索马里之前,他半调侃地对朋友们说:“如果有什么话想跟我说,现在赶紧吧,不然恐怕没机会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施科昇甚至找不到一个愿意同行的向导。疾病、交通工具、暴力袭击,都是埋藏在这块土地上一不小心就会被引爆的地雷。

5月3日,施科昇到达摩加迪沙——索马里首府。霍乱、黄热病在这里高发,破旧的飞机不仅自身容易出事故,还可能会被导弹击落,大街小巷人人携带枪支弹药……

午饭时隔壁餐厅突然爆炸,本就无法安稳的睡梦被窗外持续的枪战惊醒……不长的时间里,他经历着多次生死一瞬的焦灼。

然而最触动施科昇的还是索马里光着脚丫踢球的孩子们。他观察着,记录着。“14岁,每天需要做15个小时的苦力。”“买不起足球,就把塑料袋缠起来做成球,不舍得穿鞋,就光着脚踢球——一双鞋子需要他们至少一个月的工资。”

然而,他看到更多的是孩子们脸上纯净的笑容。“即使再穷,也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乐观和信念”。他索性买了一吉普车的足球和球鞋,一看到有孩子就送给他们。

尽管施科昇的微博“好愤青”已有200万粉丝,他对非洲之行却鲜少记录。“很多故事,都放在心里了。”施科昇说,大部分人眼中的索马里是“黑色的冰冷的”,我却感受到她“赤诚着温暖着”。

走出非洲大陆灿烂的骄阳,他的心仍然保持着那炙热的温度。

如今,施科昇已投入到一场新的冒险中——再一次创业。尽管年纪尚轻,他已经历几多人生浮沉。

叛逆期的辍学之后,施科昇开始了青春期的闯荡,从摆地摊开始,经营过海鲜,做过木材进口贸易,投资过影视制作等。后来,敏锐的市场嗅觉让他瞄准低空空域未来的广阔市场,成立了通用航空服务公司。如今,他的目光投向日化科技产业。

可以疯狂,可以跨界;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因为我还很年轻”,在一个小时左右的采访中,施科昇把这句话重复了七次。“年轻就要勇于试错,这是成长的代价,也是未来的资本。”

施科昇的下一个旅行计划是去伊拉克。如果将来某一天,朋友圈再次出现那四个字“我还活着!”你就知道,他再一次出发了,跟随着那颗勇往直前的年轻的心。

元帅:摇滚路上的寻光少年

头盔般的发型,圆圆包子脸,除了两颗板牙,在元帅脸上你几乎找不到一处锋利的线条——像极了哈利·波特老实正直的小伙伴纳威,然而不同于这位“讷于言”的魔法师,我们的主人公却是一位在舞台上弹琴唱歌的不折不扣的摇滚青年。

元帅,北京独立摇滚乐队Mr.Graceless(不优雅先生)贝司手、主唱。

2008年,元帅与两个朋友——吉他手张秋爽,以及鼓手张彤(现已变更为赵九龙),组成一支独立摇滚乐队“Mr.Graceless(不优雅先生)”。名字来源于滚石乐队的《野马》,也有自嘲、戏谑的意味。

“不优雅先生”却被誉为兵马司唱片的“最优雅”乐队,歌词够诗意,旋律够优美。他们目前已发行一张专辑《The tree ever green》(《常青树》),并于去年进行了全国巡演。

或许是因为乐队成员身上难掩的“书卷气”,他们的音乐里很少有简单狂躁的气氛,“愚蠢的噪起来更糟糕,我喜欢乐迷能从我们的音乐中得到快乐和放松或者思考。”

“我们乐队都略清高,注定就是没名儿艺术家。”元帅毫不避讳自己和同伴书生气的清高,也不避讳想出名的愿望,“特想红,但你让我去选秀,对不起,觉得特别low。所以就只能这样儿了,待着等人赏识。”

在一家媒体拍摄的照片上,一位乐手正深沉地抽着烟,左面则是元帅一个大头像——探着脑袋用口香糖吹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泡泡。少年到青年,校园到社会,元帅似乎仍未完全适应这个转变。

和大都市里很多年轻人一样,元帅也终日为了“朝九无限晚”的工作奔波忙碌。他目前的身份是产品经理,为电气自动化行业设计软件。两年前,他刚刚拿着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硕士学历迈出大学校园。

“蛮年轻,也没什么顾忌,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让人兴奋。”元帅很怀念阳春白雪的象牙塔时光,那时他们还唱着“Oh,pretty girl,turn to my channel。”

时间不会停滞不前,曾经吹口哨的少年也必须面对新的问题。尽管仍然在迷雾中探索,努力适应从少年到青年的剧变,元帅还是坚持着对自己更高的期待,“不想随波逐流,不想就这么沉湎下去,希望人生能更有趣一些。”

在一个宣传片的结尾,元帅和吉他手张秋爽一唱一和地卖着萌,“一定要来哦!”“真的要来哦!”“哦!”画面里两位不优雅先生呵呵笑着,你能看到元帅迷蒙无害的双眼,和张秋爽灿烂的八颗牙齿。

吴尚蔚:不读书,不成活

请想象一下,如果《天龙八部》电视剧中的段公子操着一口大理方言,他在你心中是否依然风度翩翩?

2014年7月14日,一篇名为《大理口音的段公子,去哪儿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此文来自一个名叫“尚书房”的微信公共账号,作者“巨翅”,熟悉这个名字的朋友们不禁一笑,“哈,吴尚蔚又在搞什么名堂!”

从《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扮演者使用“泛大西洋”口音,到《魔戒》等电影不惜发明一门新的语言;从媒体对观众接受习惯的培养,到方言在意识形态上的寓意……短短一篇文章引经据典,论证严谨,幽默诙谐的语言引人入胜,你会惊讶于他发现新问题的能力、阅读面之广、对一个小问题挖掘之深入。

“其实这个问题最开始冒出来应该是一两年前了。”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吴尚蔚一脸坦承,它一直盘旋在脑海里,就像滚雪球一样,在以后阅读的过程中相关资料会顺着这个问题越滚越多,滚多了就会滚成一片文章。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吴尚蔚对读书有着不同寻常的热情,他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读书思考上,保持着一学期至少十本书的阅读量。

和千万个同龄人一样,明年7月份,吴尚蔚也将面临人生一个重大抉择:就业。尚蔚说他最理想的工作要能为他留有足够的闲暇去读书。

现阶段的他打算好好经营这个微信平台,和更多的人分享“奇思妙想”。9月份,他将奔赴法国巴黎进行一学期的交流学习,但愿这席孕育了无数伟大文学作品的“流动的盛宴”能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教育部研究部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2014-08-01 17:00阅读

你是吃货吗?教你“正牌吃货”N种英语表达

2014-08-01 15:03阅读

云南会泽发生教师猥亵女童案件 嫌疑人被逮捕

2014-08-01 08:34阅读

教育部等四部门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解读

2014-07-30 17:02阅读

招聘需求持续攀升 一线员工薪酬激增

2014-07-30 13:28阅读

从他人遗忘的自主终端机中取财行为如何定性?

2014-07-30 10:21阅读

高考状元笔记暑期网上热销 单科几十元一套

2014-07-30 09:5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