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安易也有毕业生借机淘金
毕业季有人在大把花钱,也有毕业生瞅准了这个商机在赚钱。为了永久定格大学的美好瞬间,同学穿着各种有艺术感的服装,摆着各种造型,为了拍出与众不同的毕业照绞尽脑汁。同样是今年毕业的王安易则利用自己艺术摄影的特长,与海大依梦摄影工作室摄影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在毕业季里通过给毕业同学们拍毕业照,制作电子相册,做毕业海报开始他们的创业之路。她告诉记者,在毕业的前两个月她的档期一直很满。“我们的摄影工作室是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建立的,与学校外面的摄影机构相比,我们的拍照价格比较实惠,很多的毕业生都愿意选择我们。”王安易称,这个毕业季她非常忙碌,但挣到的酬劳却并不多,能在“全员烧钱”时挣钱,她有觉得自己的毕业季过得很充实而且意义。
家长说法毕业季花费给予最大包容
对于毕业生们毕业季的高消费,家长戏称这是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刀”,但大多数家长表示,会给孩子最大的包容,毕竟大学只有一次,毕业季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段时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会支持孩子的拍毕业照,做毕业旅行,跟同学吃顿饭,只要这种消费健康向上,不过度就可以。杨成勇师傅在即墨一家工厂上班,他的儿子今年从青岛大学毕业了。“他毕业这年的开销,比之前几年要多一倍左右。但孩子是在找工作,不花点钱哪儿来的好工作。”杨师傅称,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毕业开销,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的确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为了让孩子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笔投资也是值得的。
专家说法别拿高消费跟母校说再见
中国海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吴连海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毕业季大量消费行为的出现,是大学毕业生发泄离愁的一种需要,更深层次其实是一种依恋关系。大学是一个人自我认知以及渴望别人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学生蜕变为职场人的时期,即将走入社会,很多毕业生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通过毕业季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减轻、释放压力。当然毕业季的消费也会存在一些从众心态,攀比心理,盲目消费。吴老师建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毕业前选择聚餐、旅行等等行为来给青春留下回忆,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好度,切勿攀比,不提倡学生追求高档的消费。毕竟工作前,学生们的经济来源还都是依靠父母。此外他还提醒,毕业消费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量力而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