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为找工作“疲于奔命”的毕业生不同,浙江工业大学的徐甜甜,因学习优异保研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大学—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监管科科员。记者初见徐甜甜,是在他们班毕业答辩的教室,人如其名,长相甜美。
6月24日,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2014届本科毕业生徐甜甜开始着手整理离校行李,她从寝室抽屉里翻出了一摞证书,优秀团干、奖学金、大学物理竞赛……“跟上一届优秀的学长相比,我得奖不算多。”面对记者的感叹,她谦虚着。
六月,一个充满美好却又无比伤感的月份,无数大学毕业生穿上毕业服,告别这一个个充满他们泪与笑的校园,当离别的感伤还未离去,又一现实困扰着众多毕业生们:未来何去何从?
据报道,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曾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据统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27万,而这还不包括往年“剩”下的学长学姐们。这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调侃,现在的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毕业即意味着失业”。
与大多数为找工作“疲于奔命”的毕业生不同,浙江工业大学的徐甜甜,因学习优异保研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大学—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监管科科员。
记者初见徐甜甜,是在他们班毕业答辩的教室,人如其名,长相甜美。为何相约此时此地,徐甜甜玩笑称,为了让记者再切实感受一遍毕业的氛围,她已经答辩完毕,我们就坐在教室看她的同学们如何被导师们“刁难”,“这是必经流程。”她与记者相视一笑,于她而言,这是毕业的最后一个作品,就像一个毕业仪式,她得看着它落幕。
答辩完毕,徐甜甜领着记者,去了她们的寝室,寝室里还有两个室友在睡觉,“我们就等着搬了,不过我还没整理,到时把书卖一卖就行。”记者看到,徐甜甜的书桌上大多都是教科书,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许多考研的资料。
“大三的时候本来准备考研,看了一段时间书后,我放弃了,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谁知后来又保研了。”徐甜甜的思绪回到了去年下半年,面临着毕业的同学们开始步履匆匆,成了图书馆、招聘会的常客。
由于不喜欢科研,徐甜甜放弃了继续求学,打算备战公务员。那时,她一头扎进了公务员的复习中,还不惜花了18800元报考了培训班,“行测考试主要靠方法和速度,比如资料分析,有些同学死算,其实可以通过简单的估算快速得到答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