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南开大学:给毕业生上最后一课
母校感谢你们 你们的“大学”没有读完
6月25日,南开大学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该校体育中心举行。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典礼标志着你们本科学业的结束。但是,你们的‘大学’并没有读完。”这位南开大学历史上的第九位校长引用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学》中的名言,阐述着他对于95载南开“公能”校训的理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理解,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知止’有‘定’,即要抱定人生的目标,这应该是一个‘至善’的目标。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就是民族复兴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们南开人为‘公’之志向。抱定了这个为公之志,才有增‘能’之动力,才能静、能安、能虑,才能不为‘利’所诱,不为‘难’所厄,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是说,欲成大事,要从学习知识开始,而学习知识要‘格物’,要通过实践去认识事物,而这研究和学习,不是为了别的,乃是为了‘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以‘明明德于天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有这一切,‘皆以修身为本’。这对我们南开人来说,就是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修得‘允公允能’的真金不坏之身,并外化为立足本职、服务人民的日新月异的行动。我以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就是对于‘大学之道’的南开表达。亲爱的同学们,这样的‘大学’又岂是4年就可以修完的?!”
四川大学:从“我”走向“我们” 改变世界改变自己
“你们不会忘记在求知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让你们体会了学习的艰苦,更懂得了奋斗的意义;你们不会忘记求职的艰辛、情感的挫折,让你们感受了逆境的痛苦,却懂得了人生的磨砺……”刚上台,校长谢和平院士就用了四个“你们不会忘记”来述说了毕业生们在大学四年的难忘时光。
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在新的起点上,谢和平作为校长和师长,希望同学们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不仅关心自己、更关心他人,不仅关注自我、更要关注社会,未来的人生能“我”走向“我们”,从“我”走向“我们”,需要大家去改变自己的处世之道,拥有“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的胸怀,在包容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处。
谢和平在临别之际,给毕业生们四点赠言:走向社会,从管好自己做起,有个好习惯;走向社会,从学会坚守做起,有个好品行;从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做起,有个好本事;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有个好身体。
千言万语,校长和同学想说的太多,川大将这份情谊化作了一段大学校园生活视频和一张永不过期的“校友卡”,谢和平说:“你们毕业了走出校园,仍然是我们川大人,依然可以用这张校友卡随时进出校园。任何时候,母校都欢迎你们回来寻找曾经的青春时光,母校更欢迎你们回校园拍摄自己的结婚纪念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