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今年南通生源高校毕业生达5.4万人 超六成在通高校毕业生找到“婆家”

2014-06-02 09:45  南通网

今年南通生源高校毕业生将达5.4万人,比去年增长2000多人,创历史新高。市人社部门、学校通过一系列专场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推进、托底就业等多项措施,积极促进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上周,记者走访市区几家高校得知,超过六成的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婆家”,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仍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

超六成毕业生找到工作

“2014届南通籍毕业生人数高于往年,但是从学校反馈来看,就业形势总体还算平稳。 ”26日,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科负责人吴昊说。

据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统计,近几年,通籍生源高校毕业生保持在5万人左右,在全省处于前列,但回通就业率不足40%。近三年,我市本地近十所高校共有毕业生10.4万人,通籍毕业生占总人数的30.76%。从毕业生流向情况来看,通籍生源留通就业率为78.62%,外地生源留通率23.54%。“今年毕业生总数是3461人,升学学生约占两成。在剩下的学生中,已经有超过60%通过校园招聘会而成功就业。”南通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秦艳霞说。南通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丛茂华表示,2014届毕业生人数是6797人,与往年人数基本持平,有近九成的学生通过校园招聘会获得工作。“今年毕业生是2778人,4月底就业率达到97.16%,预计总体签约率将超过九成。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处长李斌说。“我们联合高校、用人单位举办一系列的校园招聘会和‘人社局长’进校园活动,并将5月作为就业促进月,为高校毕业生尽可能地提供就业岗位。单5月10日在职大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就提供了约7500个岗位。 ”吴昊说

就业结构性矛盾仍存在

小李是南京某高校中文系研究生,今年公务员考试落榜后,便赶场参加招聘会,但他发觉本科毕业时的求职艰难再次上演。在招聘会现场转了一圈后,他向现场一家培训学校递交简历,应聘当语文老师,可招聘人员婉拒了他:“你学历这么高,在我们这儿太屈才了,考虑其他单位吧。 ”

即将毕业的邢英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的获得者,并且是职大“点击电子智能工作室”的主要参与人之一。他倾向于技术性、研究性的工作,却发现招聘会上管理类、一线操作岗位较多,专业技术性岗位较少。

秦艳霞表示,在校园招聘会上,销售、房地产、服务外包等岗位需求量大,可一些学生认为上述岗位技术含量不高、晋升通道狭窄,所以存在着“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有岗不愿去”的情况。“经济增速与就业需求不匹配,就业难与用工难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一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实际用工需求不匹配、毕业生能力与企业用工要求不匹配,都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吴昊说。

高校“适销对路”尝甜头

一边是大学生“怀才不遇”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则是一些企业“求贤若渴”却找不到合适的大学生。市区的一些高校就如何与社会、企业对接,培养输送“适销对路”的毕业生,作出了有益尝试。“现在工作专业对口,为我们扫除了就业的后顾之忧。”已经在海正药业实习的何明说。何明原本是南通职大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学生。 2013年,海正药业在职大设立订单班,提前预订2014届毕业生。经过层层面试,何明和其他27名相关专业的同学成为了订单班的成员。每个月海正药业都会定期为该班学生授课培训,并且依据各人情况定向培养。在校期间,订单班学员还会拿到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今年3月底,28名订单班学员的毕业设计全部在海正药业完成。“我们签订了实习合同,一毕业就签用工合同。目前拿1500元的基本工资和150元的餐费补贴,我很满意。 ”“就业要跟市场需求积极对接,不能闭门造车。”秦艳霞说。近年来,职大已相继与30多家企业合作办学,采用冠名办学、订单培养等方式,实现“合作就业”。“根据企业用工需要,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企业回头率高,像滚雪球一样地吸纳学生就业。”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副处长杨勇说,该校已与省内外20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毕业生供求关系,并且坚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连续十余年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近几年,该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就业难”仍需多方合力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市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入学初期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依据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求职辅导,让学生找准就业方向,提升就业成功率。”丛茂华说。在通大商学院就读的倪菁菁称,高校的职业规划与测评很实用。她所学专业是国际贸易专业,通过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兼职锻炼,她认识到自己更擅长于艺术类或创造类工作,最终在苏州某门户网站成功应聘为网络编辑。在通大土木工程系就读的何涛如今已顺利进入中天科技集团工作。他认为高校就业指导非常有必要,但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更加有针对性。“虽然职大组建了一批旨在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点击创业教育群’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从大环境来看,大学毕业生中创业占比和成功率并不算高。这也是今后需各方继续研究的课题。”秦艳霞说。同时,她发现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时,还存在着企业与学校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每年该校毕业生都会在11月、12月前就出去实习,而许多企业则放在上半年招工。她建议,用工企业最好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与学校联系,确定校园招聘会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企业“有岗无人”、学生“无岗可应”的尴尬。

记者 张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六一”儿童节 “画画”庆祝“自己”的节日

2014-06-01 10:23阅读

临潼区委书记庞阿平“六一”前夕看望小朋友

2014-05-31 18:05阅读

西南交大“学神”坚持8年6点半起床3年斩获33奖项

2014-05-31 09:41阅读

2014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公布:硕士56万 博士7.1万

2014-05-29 17:41阅读

陪读妈妈高考倒计时:比孩子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2014-05-28 17:42阅读

大学生摆摊阿姨“杀价” 180元二手棉衣砍到1元

2014-05-27 15:49阅读

西安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举办《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培训会

2014-05-26 13: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