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跨过铁路,爬上月台,可能造成火车无法正常行驶,破坏火车站的秩序。
据报道,提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因为一直以来它作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片必读篇目,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被奉为经典之作。但是最近两天,一篇名为"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的网文,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
怎么会违反交规呢?报道称,教材的编写者认为散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跨过铁路,爬上月台,可能造成火车无法正常行驶,破坏火车站的秩序。所以已将《背影》一文从教材中删去。那么果真是因为不守交规就把《背影》从课本中删掉了?对此师生们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十多年前,还在上初中的王莹在课堂上学到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当时并没有给年少的她太多的触动,十多年以后,王莹发现,这篇平实的散文所想表达的,其实早已镌刻在她的灵魂深处。
王莹:佛洛依德讲到,父母跟孩子这种连接,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说,其实父母永远是这个孩子心里的背影,突然想起来这个课文,才突然理解了就是朱自清其实在创作的时候他不仅仅是感情,而是有父母跟子女分离的意识,就是父母那一代他抚养了你,他转身离去,他的人虽然走了,但是他的背影永远留在你心里。他留在心里不是说要你去孝顺的,它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而是一个人和人自我价值成长的层面。
对于这样一篇描写父子情深的经典之作,却在近十年来不时的被媒体误报"要从课本中删除",从而使这样一条消息成为一条响当当的老谣言,历久弥新,令人费解。对于近两天网上热传的"《背影》主人公不遵守交通法规,已经从课本中删除"的消息,记者多方求证发现,该消息同样是几年前的旧闻,以讹传讹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课本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宣传办负责人吴先生表示,《背影》是一篇经典选文。他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之前,北外副教授丁启阵曾经在博客中发文称《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当中删去》,这样的博文也曾经引发争议。这次的传闻应该是从那次争议事件演变之后被重提。
吴先生:不可能。去年没事,去年那个事其实这也没有面临删掉不删掉。交通规则这个事是去年的一个事情,说的违反交规这是一个老师写了一个博客文章。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他一家之言,现在教材不同版本是由出版社决定的。
对于一篇博文引发的各界热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丁启阵也出来回应称,自己对于朱自清散文的批评,是出于"语文方面"的问题。而广受大家"批评"的"违反交通规则",并不是自己的主要论据。他认为,《背影》中的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成为感人的事迹,就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一个表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