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高三男孩用大提琴敲开清华大门?14年每日一练

2014-04-18 10:52  江晚报

对面的这个男孩子,戴着一副两三百度的黑边眼镜,喜欢微笑,笑起来眼睛眯得只剩下一条缝,显得有些可爱。

男孩叫张家盛,是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学生。他是一个特长生,大提琴是他的强项,三年前,他凭借大提琴这个特长进了十四中,现在已经获得了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的资格,可以降60分录取。“按照清华大学去年理科的录取分数线,我只要考到671分以上,就可以进清华读书了,如果完全靠裸分,起码全省前100名才有机会,我根本考不到731分这样的成绩。”

清华大学今年在艺术特长生的大提琴项目上,全国一共只有2人获得了资格。

自从走上学习大提琴这条路,张家盛一直在坚持,每天的练习不少于1个小时,14年来从不间断,加起来练习时间超过了5000多个小时。

一首曲子不停地练再热爱也有嫌烦的时候

张家盛对音乐的好奇是先天的,每次去超市,路过卖电子琴的角落,他总会忍不住去摸一摸上面的键,一按下去就会有声音出来。“我觉得很好玩,也觉得很神气,为什么乐器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啊?”

从张家盛记事起,他就一直在听交响乐的碟片。“这是妈妈准备的,经常放着听,这些碟片现在都放在抽屉里,大概有三十多张,一张起码有20首曲子,这样算下来,在我还不知道音乐是咋回事时,就已经欣赏了600首名曲。”

有一天,妈妈带着张家盛去体验,“老师在演奏大提琴,我觉得这声音真好听啊!”于是,在他4岁那年,妈妈找了一位老师,手把手教张家盛学习大提琴。

“我没觉得大提琴冷门呀,虽然跟小提琴比,学大提琴的人要少很多,但中提琴、低音提琴学的人更少哦。”张家盛说,他觉得大提琴声音比小提琴要好听,音域比较宽。

练习器乐是一件很辛苦、枯燥的事情,刚开始会觉得很新鲜、好玩,但随着难度越来越大,不少人都坚持不下去,中途放弃的也很多。

张家盛说,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练习时,会觉得烦,曲子要不停地重复练,特别是练了很多次都没练出效果,就不想再练了。”有一次,张家盛练习时,妈妈一直在边上指出他哪里拉得不好,“我就向妈妈埋怨,我觉得自己已经拉得够好了,可她不满意,要我认真点,我就觉得她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宿管阿姨劝学生戒网游信走红:且行且珍惜

2014-04-18 09:17阅读

大学生毕业卖烤猪蹄月入10万?为开店曾当学徒

2014-04-17 16:13阅读

为了应对妈妈发脾气 9岁男孩读《人性的弱点》

2014-04-17 09:49阅读

陕西省2014年考录公务员笔试结束

2014-04-16 09:59阅读

292所独立学院“验收大考”被迫延期 推至2016年

2014-04-15 10:26阅读

师生9年没盼来新学校?学校原址被开发为商品房

2014-04-14 10:58阅读

考研名校分数线年年走高 非名校专业硕士成备胎

2014-04-13 09: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