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蹭课”蹭出意外收获
“关注它让你学习交友两不误!”重庆大学机械学院2012级的小李热爱徒步,最近又有了一个爱好——“蹭知识”。
小李说,平台推送的讲座信息,他偶尔能在海报上看到。“比如平台推送的创业论坛讲座,看海报时我毫无兴趣,可平台详细介绍,其中提到一位嘉宾喜欢徒步,我就决定去听一听。”小李称,讲座结束后他和这位嘉宾畅谈半小时,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困惑,还成了好哥们。“现在平台推送的讲座,我几乎都会去听。”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大三小杨似乎更加幸运。他喜欢“蹭课”,在一次听取平台推荐的课程时,对一位女生一见钟情,现在正在追求。“我特地发私信感谢韦海明,感谢平台提供机会!”
重庆师范大学幼儿教育学院,2012级的陈同学也因此获益。陈同学来自贵州,以前就读的小学没有图书馆,为母校建一个图书馆一直是她的心愿。“我看到平台推送外校的‘立人公益图书馆’宣讲会,赶紧跑去参加。”小陈说,听完宣讲会她认为母校符合资助条件,便与理事长洽谈,得到支持。“现在我正在联系母校的老师,预计三个月之内就能把公益图书馆开起来!”
“校校通”充当同学“千里眼”
韦海明是该公众号的负责人,是重庆大学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昨日,韦海明告诉记者,他热衷于听讲座,经常去外校听取创业、商业方面的讲座。在这过程中,他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韦海明说,很多同学知道他是“校校通”,想听讲座就会来问他,看到“蹭知识”是很多人的需求,他就打算做个公众账号方便大家。
“同学们喜欢玩微信,我就让他们刷到有用的信息。”韦海明说,只要打听到有讲座,他首先会向主办方打听具体内容,觉得内容好才进行推送,推送时附加详细介绍。为统计热门老师名单,他对20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社团访问,选出每所大学最受欢迎的十位老师。同时,他还邀请各校组织、社团在此投放活动信息。辛苦没有白费,平台推出后,职通社等社团主动寻求合作,连辅导员也来介绍业务,信息源越来越广。
“如果只推送学习类信息,吸引的人群有限。”韦海明说,为让更多人关注,平台还要推送生活服务类信息。
韦海明介绍,他已与20多家餐饮店签约合作,订餐服务已开通;考虑到理工类高校男多女少,他添加联谊交友类信息;为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他又将户外活动纳入。“我即将在平台推出各所高校热门老师课程表,还会组织同学们在线评选出最受欢迎、最有个性、最有才艺老师。”他还计划把“重庆蹭课大师”打造成为校园资讯媒体第一微信公众平台。
声音
充分考虑
学生需求
重庆高校APP开发者联盟理事长、重庆大学云计算协会会长李力认为,韦海明的出发点非常好,充分考虑到高校学生的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气,也说明微信公共账号越来越会向各种接地气的社会服务方向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