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明亮的餐厅,摆设整齐的不锈钢桌椅,洁白的墙面上贴满了优秀传统文化标语和食品安全知识图画,售饭台上陈列着品种丰富的饭菜,身着工衣、戴着微笑口罩的餐厅工作人员忙碌地为学生打饭,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井然有序地入位就餐……这是记者3月11日在渭南市临渭区阳郭初级中学学生食堂看到的一番景象。
“过去可不是这样。”校长张前进说。阳郭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有学生1100多名。原来,学生在学校就餐,家长每周把伙食费交给学生,有的学生只给饭卡里充上几十元,留下的钱不是用于购买零食吃,就是出去上网、打游戏,有的甚至抽烟买酒喝。由于学生偏爱吃零食,校园内各种食品包装袋满天飞。有的学生不到周五回家时间钱就花完了,吃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家长抱怨孩子吃不好、花费高、负担重,食堂抱怨吃饭人数不稳定、不集中、浪费大。
这一状况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召集主管人员和餐厅经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经过一段时间调研论证,拿出了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建议改打卡制为“包伙供餐”制,并向所有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得到了95%以上学生家长的赞同和支持。他们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把家长每周给学生的伙食费由学生自由支配改为由学校按月统一收取,由食堂和学校统一管理;二是统一学生的伙食费标准,男女生区别对待,新标准大大低于家长原来给予学生的伙食费用;三是改原来的刷卡选餐为包伙自由就餐,统一菜量不限饭量保证学生吃饱吃好,吃多少打多少不造成浪费;四是将原来的学生自愿到食堂就餐改为由值班老师组织分批按秩序进食堂就餐,保证了就餐秩序和安全;五是把原来由食堂按售卖情况编制食谱改为由学校和食堂共同按学生身体需求、有利于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的要求编制营养均衡的食谱;六是改原来每天制作大量的菜品为每餐只制作几个菜品,但每天都有新变化,既满足了学生的口味需求,又有效地降低了制作成本。
这一改革,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使学生的餐费月平均减少100多元;二是校园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白色污染已不复存在;三是校医反映看病的学生明显减少,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增强,课堂上精力集中、走神的少了;四是有效地控制了学生手头的零花钱,抑制了学生上网打游戏、抽烟喝酒、吃“垃圾食品”等陋习;五是浪费明显减少,学校食堂的泔水由原先的每顿4桶下降到了不足半桶,引导学生养成了节约粮食和良好卫生的生活习惯。
学生家长高谊民说:“刚开始改革我还有些不放心,镇上逢集我就到学校食堂去看娃。现在看到娃中午吃饭有大米饭、臊子面、豆腐粉条,还有水果等,不仅营养丰富,还让娃顶饱吃,娃也改掉了吃零食的不良习惯,我从心里感到踏实高兴!”
阳郭初级中学的改革展现了学校领导为学生、为家长办实事办好事的新风尚,是群众路线教育的新成果,值得肯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