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河南禁将网络热词写入教科书 调查:四成网友赞同

2014-03-27 09:15  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报道,从4月1号起,“河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高大上”“白富美”“女汉子”“喜大普奔”等网络词汇,不能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教科书中。您认为,机关公文和教科书能否使用网络词汇?禁用网络词汇,是与社会进步相悖还是捍卫文化传统?

根据中国之声对微博网友和微信网友的调查显示,四成网友支持网络热词不能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教科书中,四成网友则认为对这些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接受,另有两成网友则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支持或反对。

支持者说:网络热词难登大雅之堂

来自广州的微信网友“F”,是一名在校学生,他支持禁用网络词汇。

F:网络词汇的热潮是一种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别样扭曲,确实难登大雅之堂,比如我们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各个都热衷于网络用语,但是问他们成语这些传统国粹,他们却不知道。

微信网友“阿强”也同样表示,支持禁用:我觉得政府的红头文件和教科书里是不可以出现白富美等网络词汇的,因为它会有损于文件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如果夹在文件里是不恰当的。

微信网友“大漠胡杨”:我认为不行,网络词汇不能准确表达文字含义,对汉语的规范使用敝大于利,不利于汉语的传承。

反对者说:舶来词汇能接受,为何网络热词不行?

微信网友牛奶:这些词语代表的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它们是这个时代,某个时期的文化产物。就像古代的词语,成语一样对某个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给用的话,后人怎么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微信网友“金城”:语言最大的功能是交流,既然网络语言能够盛行,就有其独特的时代魅力,只要不粗俗,就可以使用。对新生事物应该接受,舶来词汇能接受,为何网络热词不行?

中立者说:建议收录词典中 有统一的解释

微信网友 “徐丹”说:政府公文应该使用规范用语,但是网络词语如果收入词典成了规范用语的话,也是可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这些词也很正常。政府公文的正式文件一般都是比较严肃,有指导性的公文,不适用于一些只有少部分人知道的网络热词。如果说这些热词收入词典,有一个统一的解释,那么用在公文里也是可以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夫妻因家人干涉“被”离婚 思念不断50年后再续缘

2014-03-26 17:24阅读

差生逆袭学霸:网友称是应试教育的“悲剧”

2014-03-26 11:21阅读

网友晒公务员报考人数 设施管理岗成“香饽饽”

2014-03-25 16:50阅读

陕西体育类考生4月13日报名 男女身高有要求

2014-03-24 11:14阅读

高考将推技能型、学术型模式?2017年将启用新方案

2014-03-23 16:55阅读

陕西省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4-03-22 10:56阅读

陕西公务员考试:西安之外基层公务员岗位遇冷

2014-03-21 17: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