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民族要团结,这是实现梦想的关键……”3月22日上午,怀柔区红螺寺中学报告大厅,近二百名来自新疆的学生聚精会神聆听着中国当代油画家田凤银——“中国梦,从民族大团结做起”大型公益励志校园巡回演讲。田凤银以自己成长历程和在国外所见所闻,阐述了只有民族团结,国家才能富强,只有国家富强了,中国人在国外才能扬眉吐气。精彩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天,田凤银的演讲分为“ 梦想、坚持、机遇、爱国、感恩”五部分,演讲时而激情荡漾,时而幽默诙谐,博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田凤银告诉学生一个人想发展一定要敢于有自己的梦想、努力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她还用自己在国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告诉孩子们,“只有祖国强大了,在国外才有尊严,才能扬眉吐气。”她用自己在巴黎遇见的一位1955年来法国留学的华侨的故事,这位华侨对田凤银讲:“当时来法国留学一共五人,当法国学生问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其中有两人说自己来自台湾,有两个人来自新加坡,只有他自己说来自中国上海,法国学生马上绕道他的脑后,看他有没有辫子,他说,那时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会被人歧视,都不愿说自己来自中国。原因那时中国还很落后,这位华侨说,随着中国强大了,我们这些华侨也扬眉吐气。”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师生们分享了人生成长、人生励志的宝贵经验。一个小时的精彩演讲,感人至深,几度使全场师生热泪盈眶。
当学生问怎样才能走向成功时,她给学生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在我24岁时,却让人意想不到的写了第一次遗书。那是1991年深秋的一天,她来到箭扣长城写生,当时被长城内外秋色所感动,支起画架不停着画着,直到看不清画布时才知道天黑了,周围一个人都没有。“我知道,不管摸黑下山还是留宿山上,都有巨大危险,可想到还没有报效家乡、没有孝敬父母时,我哭了。于是,在画布给大哥写了一封信:假如我死了,你要好好孝敬父母,替我尽孝……”讲到这里,田凤银和新疆班的孩子不约而同地哭了。田凤银说,后来,自己是被住宿那家大嫂带人从山找回来的。
正是这份浓浓的乡情,更加坚定了田凤银用画笔画家乡,画长城,她说:“从那以后,我的梦想已不仅仅要成为画家,还要用作品宣传家乡,报效祖国。”就这样家乡的长城和栗花也给她带来机遇。2005年2月,人民画报以“奇才笔下栗花芳”为题,对田凤银事迹进行了报道。同年3月,中国画报英文版转载了这篇文章,时任法国美协主席阿尔弗莱德先生在巴黎看到这篇文章,并邀请她到法国办展,才有了后来的一切一切,她有感而发:“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谈起“爱国”田凤银举了自己三个例子,第一是她在北欧以“中国长城”为主题举办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巡展时,记者问她:“你问什么每次到国外展出,都以长城为主题?”她回答说:“风景处处有,长城只有中国有,我要用我的长城作品,传递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田凤银的爱国情怀和优美的作品,感动了北欧人,他们纷纷想来中国,正如奥斯陆市长哈老德先生在参加在参加田凤银画展开幕式时说:“田凤银把象征中国的长城创作出来,带到国外展出,她是爱国英雄。”第二个就是2009年11月3日,时任法国财长拉加德女士参加田凤银在法国财政部举办的“中国·长城·风光”后,她对拉加德说:“长城是和平和友谊的象征,希望中法人民的友谊像长城一样永恒。”拉加德称赞她说:“你不仅是位画家,还是传递和平和友谊的使者。”后来拉加德通过阿尔弗莱德先生转达了她的请求,希望田凤银能加入法国国籍,以便在艺术上有更好的发展。田凤银在写给拉加德的信中写道:“如果离开了我祖国,我将创作不出有生命的作品。”第三就是2009年12月,一位经纪人找到她,让她改变画风,画一些有反共的一些作品,这样会像有些画家那样得到国外某些势利的推捧,你的作品很快到几千万。田凤银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我最喜欢听的一首歌是《春天的故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这个时代,我和我的父辈一样,依然是个农民。”
正是田凤银的爱国情情怀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努力,感动了阿尔弗莱德先生,作为法国原美协主席,法国财政部总督察,法国出版社签约作家以田凤银成长历程为素材,写了《塞纳河畔的中国凤凰》传记小说,他说“田凤银的艺术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法国,属于全人类,田凤银的爱国情怀和艺术精神值得欧洲艺术青年学习。”田凤银创造了法国高官为中国画家著书立传的传奇。
谈起“民族团结”,田凤银用自己2011年至2012年创作的巨幅油画——“中国梦---龙耀九州”给学生做了最佳诠释。指着画面中的长城、故宫和九条龙,田凤银给同学讲解说:“我们是龙的传人,画面九条龙代表中国五十六民族,长城代表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故宫代表党中央,只有各民族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领导,发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振兴,“中国梦”伟大梦想才能最终实现。所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论身处何地,都要坚定一个信念,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扬眉吐气,才能堂堂正正地向世人大声宣说:“我是中国人”。
谈到“感恩”她和在座的新疆学生说:“我相信你们是幸运的,能来到北京来读书,希望同学们学成之后,要用自己的知识建设家乡,为民族团结和建设新疆做贡献。你们将来不管在哪里,记住我们都拥有一个伟大母亲,那就是---中国!” 当得知田凤银是刚刚从医院输完液,就来到红螺寺中学为新疆班学生作报告时,孩子们顿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著名画家。因为感冒,她已输了三天的点滴。为了不耽误当天上午九点的报告,田凤银夜里四点去医院输液,家人劝她改时间,她却说:“要讲诚信,不能随便更改日期。”演讲结束后,不少学生纷纷走上讲台,大声说出要热爱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要敢于拼搏、学成之后回到新疆,建设新疆。为民族大团结做出贡献。说者声泪俱下、听者深受感染,整个会场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田凤银用自己行动,感动了在座的200多名新疆班的学生。
“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天才,只要大家坚定梦想,就一定能成功!”田凤银鼓励学生树立责任心与自信心,引发学习动力和激情,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希望学生可以早日成为“天才”!除了用画笔描绘中国长城的壮美,田凤银还挤出时间培养书画人才。几年来,由她亲自指点培养输送到各艺术院校的学生超过千人,部分学生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家。面对桃李满天下的学生,田凤银坚定一个信念,“绘画创作和培养学生同样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绘画艺术的未来……”一位同学说:“是田老师开启了我的梦想之门,坚定了我全力以赴追求梦想的信心,更希望将来能像田老师那样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新疆的美景,歌颂祖国,。
据悉,田凤银的校园励志公益巡讲不仅只在怀柔区内,接下来她还将到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各地21所院校巡回演讲,一直持续到十一月,共计36场次。田凤银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作品流芳百世,还要培育下一代,传承艺术的真谛,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记者短评:
为乡土画家公益巡讲中国梦击节点赞
高星
当下,中国梦是一个最备受关注的热词。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努力奋斗着。怀柔籍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田凤银,不仅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伟大的中国梦,更通过校园励志公益巡讲中国梦。
上周六,中国当代油画家田凤银——“中国梦,从民族大团结做起”大型公益励志校园巡演第二站在怀柔区红螺寺中学开讲。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在国外所见所闻,田凤银阐述了只有民族团结,国家才能富强,只有国家富强了,中国梦才能实现。精彩的演讲,感动了近二百名来自新疆的学生,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田凤银的校园励志演讲不仅只在怀柔,接下来还将到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各地21所院校巡讲,一直持续到十一月,共计36场次。窃以为,我们应该为田凤银的公益举动叫好!
对比田凤银,时下有些书画艺人,却对公益事业缺乏热情。他们汲汲于眼前利益,碌碌于一时名利,却把艺人身兼的公益之事抛掷脑后于不顾。其实,长此以往,这些艺人的表现也与自身不利。虽省了一时的时间、精力、金钱,却损了声誉,损了形象。而热心公益事业的艺人,虽付出了一些时间、精力、金钱,但却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提升了自身的形象。
田凤银就是其中一例。其作为一个中国当代油画家,能够跳出眼前利益,放远目光,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走进校园公益宣讲中国梦,并身体力行感召每一位莘莘学子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必将赢得声誉和形象。或许,公益巡讲获得击节点赞,是投入巨额形象包装费都难以获取的。
谈起“爱国”,这位生在长城脚下、长在雁栖湖畔的女画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田凤银说,“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天天空喊,却少有力行,其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振兴,伟大“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正是秉承着这一梦想,田凤银几年来先后创作了长城系列、栗花系列、月光系列等一大批让国内外画家刮目相看、画廊和美术馆争相收藏的佳作。特别是她的长城系列作品,因为融入了中国画大写意的技法,并对中西绘画审美精神的研究与吸收,让一座座大气磅礴的长城跃画布上,更使其笔下发出俊逸感人的魅力,备受外国美术界关注和欣赏。其画作不仅在法国、挪威等国巡展,《长城日出》、《长城内外栗花香》、《长城春色》等多幅画作还被法国卢浮宫、挪威国家美术馆收藏,而且还成为外国高官为中国画家著书立传第一人、京郊首位旅法女画家。一位能够获得如此抬爱,其个人画展能够达到如此的高规格,在中国实属罕见。
不仅热衷于绘画创作,田凤银更不忘家乡和祖国,总是身体力行公益事业。从非典捐资送药,到汶川地震拍卖化作募集赈灾基金,都有她的身影,一直堪为佳话。因为,田凤银深知一个道理,不论是演艺明星,还是书画名家,艺人的一切,取之于社会公众,量已之力,适当地回馈社会,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在国际上,艺人们热心公益事业是很常见的。比如,好莱坞美女安吉莉娜.茱丽,每年都以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的身份前往非洲、亚洲的贫穷国家,呼吁、号召人们关注贫困;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公民”的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奔走世界各地,募集基金救助世界贫困儿童。人们从艺人们的慈善举动中,感受人世间的温暖,世人间的相互关爱,同时,也感受到明星们的心灵美、内在美。同样,艺人则也在从事慈善活动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内在美、心灵美,净化自己的灵魂,感恩上苍的厚赐,为社会增添美好的无素,促进慈善、关爱的风行。
行善积德,热心公益,与已与人皆有利,善莫大焉。在此,再一次为田凤银校园励志巡讲中国梦公益事业的举动,叫一声好,点一下赞!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