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冬,极端天气状况接连出现,气象部门多次发布气象红色预警,相关部门也接连发出停课停业的通知,但往往是气象台已发红色预警,情况已很紧急了,停课停业的指导建议还在各级决策中,迟迟没能发布。
对于家长、老师、学校来说,虽然知道情况糟糕,但要不要上学,要等教育部门和校方的通知。
昨天上午,宁波市教育部发布《宁波市学校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今后,学校、家长可根据宁波市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预警信息,自主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措施,不用再等教育部门的通知了。
发红色预警,学校即停课
学生家长不必等通知
根据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措施分为三级,即黄色预警时,启动三级响应措施;橙色预警时,启动二级响应措施;红色预警时,启动一级响应措施。
市大气重污染预警信息发布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立即响应,并根据预警级别变化,及时调整应急响应措施,不必再等教育部门的通知。
红色预警时,学校即停课,停止开展一切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家长学生就可以不用再去学校,不必等学校、老师通知。
如果是早晨8:00以后发布红色预警的,已经在校的学生可继续留在校内至当天放学。学校应做好留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但不得安排上新课。
预警解除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随即终止应急响应。但在一级应急响应状态下,早晨8:00以后解除红色预警的,停课措施可持续到当天结束。
橙色、黄色预警
学校仍可适当开展室内体育活动
大气重污染情况下,即有关部门发布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时,学校都要停止户外活动,调整教学计划,包括升旗仪式、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一些室外课程,必要时采取停课等措施。
但是,如果完全放弃体育锻炼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学校就要开展适宜的室内体育活动。
黄色预警时,可以正常开展各种室内体育活动。橙色预警时,则可以选择一些耗氧量较低、强度较小、肺通气量增加不明显的运动类型,如一些运动项目基本动作的练习,柔韧性、灵敏性的训练等。
目前,宁波市不少学校都开展了室内操项目,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
同时,学校要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健康课等进行宣传,让各学校师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学校相关健康宣传部门(保健老师、校医)协助学校做好大气重污染天气健康宣传指导工作。并建议学生及家长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骑车或少开私家车出行,倡导公共交通出行。
学校要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和晨检工作。注意呼吸道疾病防护工作,避免学校出现呼吸道传染病发生。避免开窗通风,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
根据预案,预警发布与解除都以市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预警信息为准,宁波市教育局也会同步响应预警,为便于学校和学生家长及时获知预警信息,市教育局通过市教育局政务微博和门户网站等渠道同时提供预警信息。
据了解,本预案适用于宁波市区(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大榭开发区、国家高新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大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工作。其它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预案和当地政府制订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学校应急预案。各在甬高校参照本预案负责本校的大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工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