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小学生家长为孩子“跑官”:花点代价也愿意(3)

2014-03-12 15:15  中国新闻网

调查

八成孩子希望能当班干部

孩子们到底怎样看待孩子当班干部的呢?记者随机在华阳小学、培正小学问了32名学生,发现孩子不仅对班干部并不反感,还很希望自己当班干部,认为这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有八成孩子明确表示,希望能当上班干部,哪怕是小小一名组长或科代表。

“当班干部可站在讲台上领读课文,还可拿着老师的小教杆敲打同学,多威风,同学们既害怕又羡慕。”这是三年级晓枫对班干部的理解。而大多数学生对班里最大的“官”—班长最为向往,四年级一男生表示:“当班长就像老师一样,同学们必须听自己的话,也都喜欢和我一起玩。”

有近五成学生表示,当班干部不仅是父母的期望,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加喜欢自己。其余“获得参与某些活动的优先权”,“这是一种荣誉,说出去很有面子”的占少数。在少部分不愿意当班干部的学生中,影响学习是主要因素。

对于什么样的学生能当班干部,70%左右的学生同时选择了学习好和人品好的选项,学习好略占优势,其次是多才多艺和人缘好的学生。不过认为因为受老师喜欢而选上班干部的也有三成左右。

“孩子有‘官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的‘熏陶’。”陈老师是一年级班主任,新学期开学时,就有好几位家长明确请老师给孩子安排当班干部。因为不少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当上“班干部”,才能引起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尊重,更有机会被评为区级、市级三好学生,便于将来升学。

专家看法

成长没有路线图,只能靠孩子一步步走

“成长没有‘路线图’,只有目的地,路只能靠孩子自己一步一步走。”国家亲子咨询师范丽萍表示,家长为孩子“跑官”,其实就是刻意为孩子设计了成长的路径,有违孩子的成长规律。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平坦往往比崎岖更容易出事故,因为未知的因素会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成长亦是如此,需要的是应对不确定因素的能力与信心,即使家长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丢失的恰恰是这种能力与信心。

对于家长而言,教会孩子走路,放手让孩子走路,让孩子学会选择与思考,也许是为孩子成长所做的最好准备。对于学校而言,应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宽松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让学生在班里当个小干部,对于改善整个班级面貌有好处,能帮助老师做工作,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自信心,也可以使他们自我约束。小学生想“当官”,敢于竞争上岗和善于表现自己,通过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这并非坏事。只要老师正确引导,可以让小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向上、不断完善的进取心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香港大学启动内地本科招生工作 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

2014-03-12 11:20阅读

15岁少年家中缢亡 生前患有抑郁症身高仅1.4米

2014-03-12 09:12阅读

大学四年课程“前紧后松” 学生成麻将室常客

2014-03-11 15:16阅读

马航失联一乘客为南京美术老师 师生为其祈祷平安

2014-03-10 16:16阅读

陕西省高校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热潮

2014-03-10 10:59阅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西安选拔赛举行 写对不容易

2014-03-09 10:02阅读

西安“小升初”悬而未决 家长担忧孩子前程

2014-03-07 17:3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