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
哭完了就专心跑招聘会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大四学生郑莹莹
“考研结果出来了,能进面试的机会为零。”2月22日晚,华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郑莹莹得知自己的考研成绩无缘面试后在微信的朋友圈上发了这样一句话,“这是我一直想走的路,却不是我唯一能走的路。”
莹莹早在去年1月份就决定报考2014年的研究生,去年6月份结束专业实习后便开始全力投入到复习当中。莹莹当时一心想报考中山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但她在9月份公布的招生信息中发现中大今年不再招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当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只好临时改报暨南大学的文艺学专业。”
在备考期间,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找工作,莹莹虽然早就铁了心考研,但也在复习的空隙准备好了自己的简历,“提前做好两手准备,好让自己到时候没那么被动。”
考研成绩公布的那天晚上,莹莹哭得稀里哗啦,连楼上的师妹都特地下楼来安慰她。莹莹在暨南大学的“闺密”一接到她的电话,就随手拿上手机和钥匙匆忙地跑来华师陪她。“有些事情是因为自己花心思了、在乎过,才会这么伤心。”但莹莹很快又安慰自己说:“考研失败又不是天塌下来,反正自己还年轻,而且身边还有一群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莹莹说,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在投简历的时候还不忘帮她投上一份。
第二天早上,莹莹收拾好难过的心情,把正装一穿就奔赴到广东工业大学举行的招聘会去了,可惜在当天的招聘会上没能找到特别合适的岗位。现在,在一个师兄的介绍下,莹莹开始在一家报纸媒体单位实习,她告诉记者,“虽然我觉得这份工作挺适合自己当做毕业后两三年的缓冲期,但最后能否留下来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还在留意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工作以后有机会再尝试考研
广东财经大学大四学生梁锐聪
梁锐聪是广东财经大学大四的学生,他们班上共有60多人,但选择考研的只有3个,而梁锐聪便是其中一个。“当时我是全心全意备考的,没有考虑太多考不上的退路。”梁锐聪当时报考的是本校的金融学专业,但最后的分数并不尽如人意。面对残酷的现实,梁锐聪也不得不好好思考和准备接下来艰辛的求职之路了。“因为我之前没有为找工作做过准备,所以现在还在写简历、买正装,打算准备好了就开始跑招聘会了。”梁锐聪有些无奈地说道。
备考期间,梁锐聪算是身边朋友中的“另类”,看到有些同学在自己备考期间就已经找到了工作,他高度紧绷的备考神经也不免受到一些波动。但梁锐聪并没有后悔自己所做的选择,他认为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考研贵在坚持,复习备考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每时每刻都有着想要放弃的念头,经历过考研的洗礼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了。”目前梁锐聪正通过学校、同学和亲戚等各种渠道获取招聘信息,“我还是打算找家金融类的公司,因为以后也可能会选择继续进修、选择‘二战’考研的这条路。”梁锐聪说。
为圆名校大学梦考研
廊坊师范学院大四学生顾琳
廊坊师范学院的顾琳一心想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好的学府—中国人民大学,但她最终还是失败了:英语47分,专业课总分240分,公共政治73分,总分360分。“差了20分呢,败在英语上了”,顾琳颇为失望地告诉记者。
顾琳当初决定考研时没有丝毫犹豫,她说那是为了“弥补高考的失利,圆自己的名校大学梦”。顾琳说,她从小就听到很多关于北京的故事,而且从儿时起就喜欢研究古诗词,“我被北京厚重的历史所吸引”,顾琳告诉记者,她备考的时候一心想的只有考研,“我没有想着找工作什么的,更多的只是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
对于这个考研结果,顾琳也一度很难过,不过她现在很平静。她并没有急切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而是等待着被调剂到首都师范大学的结果。考研的调剂结果到4月份才会公布,“等一切尘埃落定了,我就要上讲台实习了,再去考个教师入编考试”,顾琳打算边实习边找工作。“我也想再奋斗一次,考到人大,不过如果有好工作就工作”,顾琳担心自己无法承受“二战”的压力,“我都毕业了,如果到时候还花父母的钱,一事无成压力肯定更大。”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