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招人求职难在哪? 专家:企业与求职者需求有落差

2014-02-25 16:32  今晚报

天津北方网讯:一边是企业感叹招不到人,一边是求职者深感合适工作不好找。连日来,记者连续前往本市就业服务市场进行采访,探究难点究竟在哪。

现场达成求职意向不足三成

据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元宵节后首场招聘会数据显示,招聘会当天提供750个岗位,共有2560位求职者进场,岗位和求职者几乎1:3的比例,结果现场达成求职意向的只有26%。在招聘会上寻找销售和文员的本市某金融公司康先生告诉记者,连续几年他们都会参加招聘会,为一些岗位补充员工,“来我们这应聘的人确实少了,原因是很多求职者都希望寻找待遇更高的岗位,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和以前不同了。求职者中一些人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但是对于比较低端的工作也不愿干,就出现了招工难和求职难并存的现象。”康先生对记者说。

求职者心理价位提升

市民肖阿姨这几天也在忙着给儿子跑招聘会找工作。肖阿姨对记者说,她的儿子中专毕业以后到现在,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可心的工作,“不是工作钱太少,就是应聘以后没有任何消息,现在做的临时工,月薪连1800元都不到,收入太低了。这节后招聘的多,我想给他找一份收入高一些,也稳定点儿的工作。”今年46岁的孟宪杰来自辽宁,昨天一下火车就来到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看了一圈后也没有找到如意的岗位。以前在酒店做洗碗工的孟宪杰,希望今年能找一份薪酬较高的月嫂或看孩子的工作,“我的心理价位是月薪3500元到4000元,起码要比我去年做洗碗工的3000元要高。”孟宪杰说。

如何打破用工“僵局”

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陶树忠认为,招聘和求职两难,并非是岗位少,也并非是求职人员少,而是双方的需求上存在一定落差。招聘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希望员工干活多一些,工作时间长一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而求职者都希望工资高、待遇好。“尤其是一些本市求职者,都希望能找一份离家近、月薪高还体面的工作,对一些搬运、操作等苦活、累活不愿意干,有的人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出来干活。”陶树忠说,“这种用工僵局需要‘供求’双方共同化解。企业要积极调整,如提高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人文关怀等,以吸引求职者的目光,而求职者也要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脚踏实地。”(记者吴薇郑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艺考生账单:一节课数百一年25万 普通家庭难熬

2014-02-25 15:27阅读

明年中小学测艺术素质 结果供中高考录取参考

2014-02-25 09:15阅读

西交大医学院迪拜留学生:做中国最牛留学生

2014-02-24 16:17阅读

节后西安驾校报名火 市民提问是否可自学成才

2014-02-23 09:30阅读

莲湖区张雪琴副区长检查春季开学工作

2014-02-21 17:01阅读

新城区教育局强化宣传 有效沟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4-02-20 22:06阅读

东南亚语种人才吃香 云南40余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

2014-02-19 19: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