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走亲戚,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这本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但是,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一传统年俗产生“恐惧感”,“走亲戚”正在变为一场场沾染“火药味”的“智勇大冲关”。
对此,专家指出,“中国式走亲戚”需要相互理解,把“逼问”变为真心的关怀。同时,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引导,让民俗在沟通亲情和尊重个人隐私之间找到契合点,才能更有生命力。
过了大年初一,按传统民俗,正是走亲戚的时候。但是,对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来说,这也成为一年一度最“糟心”的时刻。有网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注定让人无处可逃。
从北京专程回老家西安过年的张先生,因为春节与亲戚们的“遭遇战”而分外头疼。结婚几年,张先生并没有生孩子的打算,他一直很享受现在的二人世界,空闲时间能够不受干扰的练书法、看画展。不过,他的感受跟亲戚们却讲不通,“为什么不生孩子”的追问不绝于耳。
“这是我的私事,根本没有必要跟别人交代。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对我穷追猛打?”张先生说。不胜其烦的他,在微信朋友圈放出“狠话”:“再有亲戚追问生育问题,就放狗咬他们家孩子!”
无独有偶,在西安打工的程女士也对“走亲戚”有着由衷的恐惧感。“每年过年我都要被亲戚们逼问,为什么还不结婚?其实我才23岁,在大城市还不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在老家农村,比我小的早早都嫁掉了,搞得我跟‘剩女’似的。”程女士说。
程女士说,亲戚们可怕处在于,轮番上阵,一拨唱罢一拨登场。“虽然我无所谓,但是架不住爸妈面子搁不住。一遍遍被数落,老人们难受,我心里也过不去啊,简直是受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