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曾说正月初四回来
2012年,小林父母离异,小林判给了母亲,然而小林母亲要在外打工,小林就一直留在外婆家生活。小林的舅舅说,离婚之后,小林的母亲打工两年一直都没有回来,今年也说过年不回来。小林母亲则告诉记者,她曾和小林说过,过了年就辞职,正月初四就回来,小林也答应了。
他知道没有人护着他
这两年爸爸没给过小林生活费。小林去要,爸爸说等他满18岁后一次性给。其他留守儿童的爸妈都会常常打电话给孩子,也会跟老师联系,但是小林都没有。
“他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这么多年,他爸很少过问他的生活。”与小林同村的村干部介绍,小林父母离异时,孩子被判给母亲抚养,父亲每年支付2600元生活费。但是这两年,父亲都没给。小林曾经去找父亲讨要,父亲推托说会在他满18岁后一次性给。
令小林感到伤心和失望的应该不仅仅是父亲。
在华阳镇中心学校读一年级下学期时,母亲再婚,将小林转到了继父家所在的村小学。母亲和继父双双外出打工后,小林就由继父的父亲照顾。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半年之后,小林又被外公外婆家“要回去”,转到华阳镇中心小学就读。
校长杨林庆说,小林已经读到三年级,但他的父母从未陪他拿过成绩单,平时学校开家长会,都是外公外婆和舅舅来参加。父亲和母亲在这一年中仅仅在学校出现过一次,平时也没有与老师联系,关心孩子的学习。“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其中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近200人,接近学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杨林庆说,“但是,像小林这么可怜的,只有他一个。”
杨校长说,小林在学校比大多数孩子要听话得多,“他也知道,自己爸妈离婚了,又都有了新家,没人护着他。其他留守儿童的爸妈都会常常打电话给孩子,也会跟老师联系,所以孩子能感受到亲情。但是小林都没有。”
记者了解到,即使在小林自杀后,村干部通知父亲回家,父亲起初还不愿意。后经过村干部劝说,父亲赶了回来。但是就在孩子的遗体前,母亲和父亲还起了争执。
“孩子母亲要求孩子父亲与她一起给孩子守灵,但是父亲拒绝了。”村干部说,在调解之下,父亲答应拿出2000元给孩子置办一副棺材,之后就再也没有过问。
从2012年至今 小林和父亲只见过4次
从2012年至今,小林的父亲只和小林见过四次面。在父亲眼中,小林很喜欢跟在他后面,从来没有对他提出过要求。到现在他都想不通,一个开朗的孩子,怎么会自杀。但他也承认自己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给儿子的父爱太少。“不是经常去看儿子,我应该自责。”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央视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