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辞职也要上“打工春晚”打工者最关注教育

2014-01-22 18:44  北京晚报

两个90后湖北工友表演哑剧《忐忑》

央视春晚进入倒计时,一点风吹草动都是大新闻。从热议节目主持人名单到现场观众露一脸背后是几百万广告的传闻,民众对春晚的关注可见一斑。

而几天前,打工春晚在朝阳区文化馆剧场中悄然落幕。满场的红色,舞台的背景好似农家院,观众距离舞台很近,棉布坐垫散落在地上,观众席地而坐等待晚会的开场,与央视春晚形成极大的反差。这台春晚的独特之处在于,演员都是一线工人,节目都反映着他们真实的工作、生活与心声。

今年已是第三届打工春晚。在导演与演员眼中,这并非一台普通春晚,而是能够让公众了解这个群体的通道。

从豪华回归朴实

晚6点半,朝阳区文化馆三层,演员们在观众区的最后端,对着镜子涂抹着,十几名小学生涂抹上红红的脸蛋,围在一起看着歌唱演员的排练。

演出厅挂满了大红灯笼,舞台的背景板上写着“2014年打工春晚”,舞台与观众席并没有高低差别,地上散落着棉布垫子,观众盘腿坐在近在咫尺的舞台前。

晚会总导演王德志在后台抓紧时间安抚演员,“大家都是工友,不是职业的演员,遇到这样的场面,难免紧张的。”37岁的王德志来自内蒙古,1995年来到北京后,做过餐厅杂工、厨师、送水工……7年换了十几份工作。直到2003年,与几位同样喜欢文艺的工友一起成立了新工友艺术团,地点就在朝阳区金盏乡的皮村。

由同心学校的孩子们表演的开场舞让晚会在欢乐中开场了,歌曲、小品、相声……丰富的演出形式和观众不断响起的掌声,王德志顿时踏实了许多。

“2012年一年没有举办大型的活动,我就提议年底做个工友的春晚,让在皮村回不去家的工友能够在一起热闹热闹。”提议很快被工友们认可,“在社会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晚会,但是这些都与我们工人的距离太远,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那我们就办一个咱工人自己的春节晚会。”

第一年打工春晚的举办地点就在皮村,在一间只有一层铁皮板子的房子里,100多个工友围坐在一起观看节目。“屋子里特别冷,冻得都伸不出手来,一台晚会我们只花了不到1000块钱。”舞台上仅仅安装了四五个探照灯,非常简陋。

不过,首届打工春晚请来了崔永元做主持人。首届打工春晚结束后,春晚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吸引了几十万的观众,“放到网上后,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这让我们十分意外。”

首届打工春晚赢得了众多的关注和支持,在2013年举办第二届的时候,共青团中央友情为打工春晚提供了演出场地,有电视台开始介入拍摄。“我们又找了一些明星大腕和草根明星,第二届有些猛了,看上去太豪华了,大礼堂、大舞台、大明星,但是这样就与观众的距离远了。”王德志说,第三届我们就总结了前两届的经验,让打工春晚真正回归到朴实,成为打工者的春晚,而非明星云集的晚会。

200多个原创节目的艰难选择

去年10月,第三届打工春晚开始了节目征集。此后,王德志与打工春晚总策划孙恒便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

“我会唱歌,我给你电话里唱唱,你看行吗?”还没等王德志回答,这名工友在电话里直接给王德志唱起了一首流行歌,“一些工友以为会唱歌就能来参加打工春晚,但这不符合我们对原创的要求。”王德志说,选择节目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选择标准是积极向上,并且要是原创节目。一定是要有工人生活体验的作品,演员绝大部分都要是一线的工人。“有一些创作者并没有工人的生活,都是通过网上对工人的了解,通过想象写出来的作品,水平虽然很高,但是内容在我们看来,并不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因为作者没有过工人的体验和生活。”

有两名工友得知第一届打工春晚后,就从山东跑到北京表演原创节目,他们对打工春晚的认同出乎意料,但是他们的演出节目不符合打工春晚的要求,两个工友便在春晚的策划中做起了义工。

两个90后的湖北工友,编排了一个哑剧《忐忑》,表现的是年轻人在流水线上机械化的生活状态和忐忑的心理。在网上给王德志传来了节目,在春晚前几天,需要提前几天到北京进行排练。但是一名演员曾诚的脚被热水烫伤,无法穿上鞋,“我就说要不你们别来北京了,但是他们坚持要来北京自己演,就算老板不给假,宁可辞了工作也要来参加春晚。”

“一共有200多个原创的节目,从全国各地的工友那里推荐给我们。”在王德志看来,打工春晚让工友能够看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属于自己的文艺节目,也让外界了解到打工群体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现状。

打工者最关注教育房子

《快乐的家政工》是反映家政女工生活的小品。三名演员都是家政员,每周最多有一天假期,每次排练的时候,都从不同的地点聚到安慧里附近的一个居委会排练,“我再从皮村过去,给她们排练,时间都不能凑到一起,有的时候就会有演员不能去排练现场,这样就要找一个临时演员,只负责念台词。节目一共排练了一个多月,她们也很紧张,我在后台看到她们的表情就不对,上台的第一句话就错了。不过大家都很努力,演的就是她们平时在客户家里遇到的可乐事儿,还有一些郁闷的事儿,最后节目效果也都不错。”

音乐剧《我们的天空》中,同心学校的小学生们表演出渴望与城里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同心学校校长沈金花说,这些孩子中虽然有新北京人,但是初中毕业后他们也要回老家考大学。

北京工友之家原创的小品《咱们结婚吧》表现了来城市的打工者想在城市结婚的愿望。王德志说,小品通过矛盾的心态展现出外来打工人员的普遍想法,就是买房结婚的愿望。同样是希望在城里安家,来自湖南的农民歌手大军则这样唱着:“我有一个梦在这里安个家,不要嘲笑我这不是痴人说梦话。”演出后,大军说,唱出的都是打工者的心声,用的都是打工者朴实的语言。“我们希望能在城里立足,希望能够买到房子,让孩子能够像城里孩子一样得到好的教育。”

王德志说,打工春晚是一个平台,一个打工者说话的平台,一个反映他们心声的平台。

坐36小时火车参演的背后

原创歌曲《生活就是一场战斗》让观众变得兴奋起来,演唱者鄢建兵、毕家辉坐了36个小时火车,从云南赶到北京参加打工春晚,“演完了之后就要回老家过年了,在北京排练的几天,跟几个工友成了好朋友,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经历和兴趣爱好。”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长期关注和研究工人文化,她认为:“由北京工友之家搭起的这个平台越来越有工人的主体性。首先它会倡导劳动价值,这个跟央视春晚是不一样的,这是打工春晚的主旋律。它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种公平正义不是盛世欢歌,而是一种直面生活的勇气。在直面生活的基础上做到一种团结,凝聚一种力量去推动社会改变。如果说第一届还是自说自话,那么第二届已经有一个平台要与社会做一个交流,如今第三届这个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这个过程已经成为构建工人文化主体性的一个过程,也变成了一个型塑工人文化的过程。”

王德志认为,打工春晚只是一台晚会,更希望通过这台晚会向全社会呈现这台晚会节目背后参与者的故事,进而让更多人关注了解近三亿中国新工人群体的现实生存状况与心声。

晚上10点,寒风中,北京的夜已深沉,人声鼎沸的舞台恢复了平静。在回皮村的路上,王德志与演员仍旧沉浸在演出的兴奋中,回忆着演出中的点滴片段。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90后小伙配合警方勇斗歹徒 受伤怕被担心不敢回家

2014-01-22 17:20阅读

智利18岁少女在网上出售腹中胎儿得百余美元被捕

2014-01-22 12:23阅读

莲湖进校举办“教研员研训周”活动大力提升教研工作水平

2014-01-21 19:00阅读

中学生文具店买假成绩单 只为“安心”过好年

2014-01-21 08:10阅读

网友吐槽寒假另类作业:根据姚明档案编写人物传记

2014-01-20 10:40阅读

“神仙哥哥”男扮女装照走红 网友:真正男神男女通杀

2014-01-18 10:45阅读

初三学生致信人大代表:评价学生能否不只看分数

2014-01-17 16: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