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正在上初二的丽丽谈恋爱了……三个月以来这个想法回荡在妈妈的脑海中,妈妈理性上想接受,但行为上似乎相反:从暗示到跟踪,从扣零花钱到请老师调座位,从定时定点回家到扣手机,这一切似乎都没有效果,相反的是丽丽对父母越来越生气,越来越无望,成绩也下降,期末考试从班级前十掉到班级二十左右了。
对于女儿的所谓的“恋爱”,妈妈有着无尽的担忧。对于妈妈的担忧,丽丽偶尔愤怒,偶尔失望,偶尔无语,偶尔自责的表情不断交替。但是相对于妈妈的强烈反应,丽丽的爸爸却并不完全相同。丽丽爸爸不赞同女儿的有些行为,认为女儿现在似乎有些赌气的谈恋爱,他担心这样会影响女儿的身心发展,也想知道女儿的恋爱进行到哪一步,想和女儿谈谈,但是似乎一谈到恋爱这件事,立刻基调就变化,女儿不分青红皂白的反抗。“我想和孩子谈谈,但不知道该怎么谈。”爸爸苦恼地说。
指导:周爱珍(“陶老师热线”辅导老师)
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他们渴望同伴交往,包括异性交往。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大部分家长能接受的事实。但许多家长表示当发现了孩子恋爱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有时候处理不得效。
当孩子恋爱了,作为家长可以怎么办?第一,抓住时机,及时进行青春期生理教育,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重要性,如何识别和调整冲动性行为,还可以适时的买一本书放在孩子的床头。第二,理解孩子情感的需要和心理发展,帮助孩子提炼欣赏的异性特质,同时反思家庭教育的情况。比如,乖巧的女生喜欢那些个性张扬的男生,女生也许喜欢的是男生那种勇敢表达自己的特征,这是女生认为缺少的特质在男生那里感受到了,从而被吸引,我们可以发现女生内在对释放自己个性的渴望。第三,注意“罗密欧朱丽叶效应”。罗密欧朱丽叶效应也称禁果效应,主要表现为越禁止的东西,越渴望得到。家长要适当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让孩子产生被监控的感觉,这会让孩子为了证明“可以挣脱家长而不惜一切代价去实施鲁莽行为”。
对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生而言,青春期来临前适当阅读青春期书籍,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需要,了解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冲突,学会识别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冲动,认识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关键时刻,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样做,我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真的能达到吗?有其他方法吗?
朱 姝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