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富豪校友应向邵逸夫学习,“陈光标们”忽视高等教育慈善原因多
近日香港首善邵逸夫先生与世长辞,邵逸夫生前认为“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因此他非常热心助学帮教,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先生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堪称“当代中国捐资助学第一人”和“亿万富豪的楷模”。
从事中国大学评价研究25年的资深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强国之基,教育强则国强,捐资教育青史留名,相对而言,教育慈善捐赠是一个长效事业,投入多见效慢,捐资教育很难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而社会慈善捐赠则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事业,很容易获得轰动效应,这也许是陈光标等中国顶级慈善家们不太积极捐资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捐赠激励政策、慈善捐赠宣传力度不足、捐赠用途等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等有很大关系。为此,蔡言厚教授建议中国高校企业家校友应努力向邵逸夫先生学习,积极捐资兴学,多做教育慈善事业,回馈母校,既努力成为富豪榜常客,也努力成为慈善榜先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