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放学早了,家长还没下班,该怎么办?”17日下午,北京市委教工委委员、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参加市政协教育界别小组会,有政协委员问道,中小学生下午3点半放学后时间该如何支配?郑萼表示,本市下学期开始实施《中小学课外活动推进计划》,计划今年投入5亿元,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放学后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课外活动,切实为学生及家长减负。
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春节后开始实施
“现在学生下午3点半就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老师也不能义务带孩子们玩啊。”教育界别小组会上,朝阳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市教委副主任郑萼回复道,市教委已制定《中小学课外活动推进计划》,下周一将给16区县教委下发通知,制定出各区县的推进方案,下学期开学后即开始实施。
郑萼表示,今年是实施计划的头一年,因此不会每天放学后都安排课外活动,而是每周安排不少于3天,每天活动1个小时时间。活动场所由各区县安排,不作统一要求。
计划今年投入5亿元惠及百万学生
“今年是首次实施,还要一步步完善。”郑萼表示,计划推进过程中,将根据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她介绍,目前本市约有70万名小学生、30万名中学生,市教委将为这一计划申请约5亿元财政拨款,覆盖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区、郊区资金补贴额度不一,郊区每名学生补贴500元,城区每名学生补贴400元。
旨在为学生减负活动不得与课程相关
安排课外活动,是否会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郑萼解释,《中小学课外活动推进计划》的宗旨即是为学生减负。课外活动将不得与课程有关,而是体育、艺术、科学等文体活动。“就是让学生避免补课,如果课外活动还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为什么还要政府购买?”她强调,课外活动重点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