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不少年轻公务员被房子绊住手脚 无幸福的感觉(2)

2014-01-16 12:14  中国青年报

房子是很多年轻人打拼的目标,也是不少年轻人心中的痛。在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潮下,很多人是冲着公务员的隐性福利去的,最大的隐性福利无疑是房子。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工作的年轻人,他们都或多或少受到住房问题的困扰。其中,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公务员的住房问题在父母的帮助下解决起来更容易,也更现实。

“脑子里老是想着房子和金钱,人会被累死、苦死”

36岁的毛宇(化名)是他所在的部委最年轻的副局级官员。他住在北京北三环边上,开车到单位需要半个小时。毛宇住的房子50多平方米,按他这个级别,住房的面积应该在110平方米左右。“何时能分上大房子呢?”面对记者的问题,毛宇笑了:“我们部里早就不分房了,不存在解决的问题。”

毛宇对分房不抱任何希望。

他告诉记者,几年前,单位一次性给了他几万块钱,算是对于他住房面积与级别有一定差距的补偿。“这点钱连个高级马桶都买不了!”毛宇说,他们单位在2009年时找了一块地,盖了一批经济适用房卖给大家,单位要求他把自己的房子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单位,以每平方米9000多元的价格去买那个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在购买之前必须与单位签一纸协议:大房子5年之内不能对外出售,5年后如果要卖也要卖给机关,不得进入市场交易。毛宇算了一笔账,他在三环的房子虽然小,市场价格却很高,而单位的房子如果买到手里,一个是住得比较远,上班的时间成本比较高,另外一个是若干年后回卖给机关,如果是一个比较低的价格,那么比自己的小房子收益要小。

“如果被房子绊住手脚,那么永远不会有幸福的感觉。”毛宇说,“我情愿安分地住在小房子里面,不再想那么多,啥级别不级别的,算了吧。”

毛宇说,他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各部门情况不一样,有的单位领导能运作,可以批来一块地,就会以经济适用房或者两限房的方式分给职工,成为单位的所谓“正面财产”,但一般来说,在2009年之后,部委想这么做越来越难了。

按照收入计算,毛宇远没有做生意的妻子挣得多,但搞旅游的妻子生意有淡季和旺季,他则是旱涝保收,朝九晚五,十分稳定。毛宇和妻子目前还没有要小孩,问及原因,他说与房子关系不大,就是顺其自然,“有孩子了,条件也如此,没有也没有关系,脑子里老是想着房子和金钱,人会被累死、苦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人民日报聚焦西安教育改革: 西安中小学请第三方品头论足

2014-01-16 11:00阅读

户县教育局荣获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先进单位”

2014-01-15 18:01阅读

调查称7%男性大学生有过男男性行为经历

2014-01-15 10:39阅读

“读书帝”一年借书265次:喜欢越读越甜的书

2014-01-14 19:33阅读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检查碑林区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

2014-01-10 16:02阅读

陕西两高校成立中亚学院 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才

2014-01-10 13:54阅读

西安中考:长跑取代台阶试验列入测试项目

2014-01-09 15: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