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大学勇夺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冠军,北大清华成“亿万富豪摇篮”。
在1999-2013福布斯、胡润、南方周末和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上榜的企业家中,北京大学培养了98名亿万富豪校友,高居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获富豪校友捐赠12.35亿;清华大学95人,名列第二,获捐3.66亿;北大清华培养亿万富豪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商业成就最高、经济贡献最大、创新创业教育最为成功,彰显中国最高学府的引领作用,两校富豪校友财富合计高达4000多亿,堪称中国亿万富豪摇篮。浙江大学74人,列第三,获捐4.10亿;复旦大学49人,居第四,获捐4193万;中国人民大学34人,列第五,获捐5.03亿;中山大学28人,居第六,获捐3060万;上海交通大学27人,列第七,获捐3350万;武汉大学25人,列第八,获捐2.19亿;华南理工大学24人,居第九,获捐9327万;南京大学23人,位居第十,获捐4.86亿。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学依次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亿万富豪企业家校友人数在10人以上的大学有25所。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特别指出,因各种原因而落马的问题富豪校友不在此榜单统计之列。同时,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的发展战略,在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依据富豪校友行业分布、慈善捐赠等状况对相应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其中,房地产、煤矿等垄断和资源型富豪权重最低,高新技术、服务业等创业型富豪得分最高,特别是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富豪校友也同样给予较高的权重。
“研究型大学”造富能力最强,大学办学水平决定校友事业发展高度
统计显示,在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上榜的高校中,“研究型大学”占据绝对优势,造富能力最强,毕业生商业成就最高,位居前50强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研究型大学;另外具有地域优势、鲜明办学特色的专业型大学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也具有较强的造富能力;而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经济管理学科优势突出的专业型大学也具有相当强的造富优势;而人才培养定位相对单一、办学特色与优势未能形成教育-科技-经济组合优势的大学培养富豪的能力相对较弱,如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应用型大学的毕业生的商业成就较低。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大学的办学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结构,不仅决定其毕业生的研究能力和创富能力,同时决定校友在学界、商界、政界等领域的事业发展高度和社会贡献强度。
东部高校盛产亿万富豪,中西部高校富豪校友屈指可数
历史底蕴、名牌效应、区位优势与大学造富能力有较大关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指出,位居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列的大学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和文化等较发达地区和省会级城市,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区和杭州、武汉、长沙、成都等省会级城市。另外身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深圳、杭州、广州等中心城市的高校造富能力尤为突出,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而一些中西部边远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如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培养的富豪企业家则相对较少。
在我国,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的高校,在培育亿万富豪校友方面表现不俗,2014年分别有14名和15名 “富豪校友”上榜而位列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20强。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特别指出,创办于1980年的深圳大学表现最为抢眼,以14名亿万富豪校友与四川大学并列16位,培养了腾讯联合创办人马化腾和张志东、深圳华强集团梁光伟、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长陈一丹等,堪称东方的“斯坦福大学”。冯用军博士指出,深圳大学校友之所以能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就,与其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窗口”和“经济试验田”的深圳、毗邻亚洲经济“四小龙”的香港密切相关,同时,与其坚持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关心学生能力成长的做法息息相关。
2014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2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富豪校友数
2014校友捐赠
2014排名情况
富豪捐赠
捐赠总额
2014综合排名
办学层次
1
北京大学
北京
98
12.35亿
12.93亿
1
中国顶尖大学
2
清华大学
北京
95
3.66亿
13.23亿
2
中国顶尖大学
3
浙江大学
浙江
74
4.10亿
5.86亿
6
中国一流大学
4
复旦大学
上海
49
4193万
5854万
4
中国一流大学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34
5.03亿
7.07亿
7
中国顶尖大学
6
中山大学
广东
28
3060万
1.14亿
10
中国一流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7
3350万
6711万
3
中国一流大学
8
武汉大学
湖北
25
2.19亿
5.43亿
5
中国一流大学
9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24
9327万
2.98亿
27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
南京大学
江苏
23
4.86亿
5.24亿
8
中国一流大学
11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6
1400万
1.70亿
12
中国一流大学
12
中南大学
湖南
15
6520万
2.26亿
17
中国一流大学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5
2040万
2835万
20
中国一流大学
12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5
140万
2918万
32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15
2350万
3719万
93
中国知名大学
16
四川大学
四川
14
200万
6606万
13
中国一流大学
16
深圳大学
广东
14
2.13亿
2.99亿
98
中国知名大学
18
南开大学
天津
13
2720万
4114万
15
中国一流大学
18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3
110万
2910万
18
中国一流大学
18
暨南大学
广东
13
5055万
6602万
62
中国知名大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