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他们突然醒悟”
采访期间,梁丽娜的手机数次响起,打电话的多是村民找她“办事儿”。村民们要办的事儿大都是户口迁移、合作医疗之类的,在村民看来程序复杂又得往镇上和县里跑的事情,他们信任这个很年轻的小姑娘。
陆河村地处两广三县交界的地方,村民赶圩去广东要比去镇上还方便一些,而且去一趟镇上还要经过一段广东的地界。再加上是山区地形,村里一些老人外出办事时在语言沟通上就有些不方便。这样一来,很多村民有事的时候就自然地想到了梁丽娜。梁丽娜也乐得替村民们跑腿儿,她说:“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但在梁丽娜回村当村支书之初以及日常和村民打交道之初,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可算不上强烈。
由于闭塞和落后,打交道中时常会发生一些很棘手但又让人“很无语”的事情。村里修路本来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但当路面硬化到一户村民家门口的时候,那户人家的老人就出来阻拦了。老人认为自家门前的那块地是“泥鳅地”,风水好,要是硬化了就把泥鳅闷死了,坏了风水。
梁丽娜觉得有点委屈,“修路本来是为他们好,辛辛苦苦才把资金争取来了。这是很迷信的想法,家里的老爷爷老奶奶很难沟通。”无奈之下,梁丽娜最后找到老人的儿子儿媳,先做通他们的工作,再让他们说服父母。修通了路之后,老人都说“这个好啊,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鞋子再也不会弄脏了”。
为了让村民跟上外部潮流,梁丽娜组织大家看视频,在借用村民家办的农家党校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凳子,每次都有二、三十人来听课,有些是诸如华西村等优秀村落的新农村建设资料,有的是关于其他优秀村干部的介绍。看后她还组织大家讨论,伺机问大家:“羡慕不羡慕?想不想你们像他们一样?”村民们第一次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有一种“突然醒悟的感觉”。
后来的建设越来越顺利。短短两年多,梁丽娜修通了村屯道路,改建了小学校舍,还在村里建了一个公共活动中心,建了一个篮球场、一个舞台和一个农家书屋。但这还远远不够,现在村里正在建“天网工程”。
以前村里人上网要骑摩托车几小时到广东的网吧,如今,村里已经有上百户接入了网络,了解国家重大信息和生活各方面的常识,再不用等候报纸、广播,上网一点就知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