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高校校训雷同严重 近六成学生记不住校训

2013-12-31 08:08  搜狐

校训,本应是一所学校之魂。什么样的校训,就决定着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规格。校训像一面镜子,它之于学生的记忆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只要是大学,都会有校训。那又有多少人能记住自己所读大学的校训呢?近日,搜狐教育进行了关于“大学校训”的网络问卷调查,截止9月25日下午,共有12000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校训雷同情况严重,近六成的学生记不住所读大学的校训。

近六成的人不记得所读大学的校训

你是否记得所读大学的校训你是否记得所读大学的校训你是否知道学校校训的来源和含义你是否知道学校校训的来源和含义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近六成的人不记得自己大学的校训,超三成的人既不知道所读大学校训的来源也不知道其含义。搜狐教育也从此次调查中总结了几个我国大学校训存在的问题。

1、 严重雷同,缺乏特色

搜狐教育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我国所有211院校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词语出现的频率颇高。在我国211院校中,校训同为“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大学有3所,分别是华北电力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藏大学。校训中包含"团结勤奋 求实 创新"这几个词的大学有六所,分别为:

中央音乐学院:勤奋 求实 团结 进取

中央财经大学:忠诚 团结 求实 创新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大连理工: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

南京理工大学: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

第四军医大学:团结 求实 创新 献身

2、定位不准,名不副实

在“您认为我国大学校训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47.7%的人认为,我国大学校训趋同化严重,没有个性和创意;24.33%的人认为大学校训过于"逢迎领导、投其所好",缺乏故事和情感;16.58%的人认为我国大学校训多从古老的经典中寻找,没有实际意义。有网友表示,有些大学的校训完全与学校自身性质和特点不相符,大有文不符实之感,很多大学或者附庸风雅,或者简单拼凑。从中全然读不出办学的目标及办学理念,亦无法彰显其办学特色。这种校训流于形式,难以融入到师生心田,自然不会对师生的行为准则起到任何警示、约束的意义。

确实,我国高校的校训绝大部分来自儒家经典或古籍,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名家题词,其中大学校长的题词特别多。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孔子《论语·子张篇》;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博文约礼”出自《论语》;天津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则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

3、 学校对校训的重视不够

所读大学是否围绕校训开展过活动所读大学是否围绕校训开展过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开展过活动,甚至对于校训的内涵也没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31%的人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有54.85%的人认为大学校训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大学校训应该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其实,学校师生对校训的知晓和接受程度,与学校的宣传教育有很大关系,只要学校加大对校训的重视,学校和老师能将校训贯穿到诸多活动中去,让大家对校训的深刻内涵能"感同身受",校训就不仅仅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了。

大学校训应该突出特色,给学生以鼓励

在调查问题"你更亲睐怎样的校训"中,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既会动脑,也会动手"(Mind and Hand)获得最高的支持率30.87%;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24.47%的支持率获得第二;排在第三的是康奈尔大学的校训"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从结果中不难看出,大家更加亲睐那些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简单明了、可以给师生以鼓励、警示的校训。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欢声笑语 凝心聚力”——西安市第三十中学召开“马到成功”辞旧迎新元旦晚会

2013-12-30 18:04阅读

学霸自制取暖神器受热捧 网友争晒奇葩“取暖技”

2013-12-30 15:08阅读

武汉一高校2200多名新生意外获“圣诞大礼包”

2013-12-30 00:10阅读

盘点2013年教育界的那些事

2013-12-28 16:40阅读

西安电大召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案例作品大赛暨现场辩论赛表彰大会

2013-12-27 17:02阅读

明年1月有9场招聘会 找工作的毕业生可别错过

2013-12-27 01:39阅读

《咬文嚼字》盘点2013国人常犯十大语文差错

2013-12-26 01: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