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收到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看了《爸爸去哪儿》当中爸爸给孩子写信时的温情款款,不少孩子表示自己的圣诞礼物也要爸爸妈妈给自己写信,“我已经很久没收到信了,我希望能够收到爸爸妈妈写给我的信,下一次我也会给爸爸妈妈写信。”
还有孩子看了《爸爸去哪儿》后,指定今年的礼物就一定要奥特曼的蛋,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奥特曼蛋非常畅销,大一些的店铺每家都卖出去了几千个。在随机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娃娃很相信圣诞老人,相信圣诞老人能完成自己的心愿,我们也不敢怠慢,想尽办法想去了解孩子的愿望。”
“我同事都回去挂袜子,在里面放礼物,”一位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有宝宝平安夜前几天就问我:‘圣诞老人什么时候来?’我说圣诞老人迷路了,马车动力不足,过几天就到了,你们快点许愿吧!宝宝说:‘圣诞老人的车不是麋鹿拉的吗?”
呵护孩子的梦有助于增加亲密感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张纯主任表示:圣诞节等节日对一家来说是整合家庭关系的好时机,“在圣诞节晚上我接到电话,称孩子现在不肯睡觉在等圣诞老人,而父母忘记给孩子准备圣诞礼物了,之前父母答应好的,这下没有礼物,父母就有点慌张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家长必须言必信行必果,才能给孩子安全感。”
张纯表示,7、8岁之前,孩子的思维是感性的,充满了想象,他们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一旦认为圣诞老人没送礼物过来,他们会很受伤;8岁以后,逻辑推演能力增强,11、12岁时,抽象思维已与成年人接近,怀疑圣诞老人的真实性,但是也需要在节日时被关爱;青春期时,逆反心理较重,想脱离父母,其实又离不开父母,遇到节日,“心理退行”的作用下,还是渴望在节日时得到父母、家庭的关爱。
如果过早让孩子的幻想破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对此,张纯认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需要两种养分:安全感与亲密感,如果缺乏了安全感,孩子长大后会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社会、职场,对别人有更多的恐慌、不信任感;如果缺乏了亲密感,则易在长大之后与别人保持距离,同学之间正常的拥抱、握手等都容易误解,也容易产生将男友当父亲的心理。因此,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与亲密感是很重要的,在节日当中,一个大家庭对孩子的爱、言出必行,会有助于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与亲密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