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 频现“隔代亲情”

2013-12-27 22:49  中国新闻网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频现“隔代亲情”

甘肃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小学已专为留守儿童开设了心理辅导服务,以期通过摸底、谈心、说服、帮助、教育等途径从心理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疏导。 冯志军 摄

9岁留守儿童范伟琪已有大半年时间没有见过父母,从记事起对父母见少离多的思念已成为一种“习惯”。 冯志军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27日电 (记者 冯志军 信江)“我很想爸爸妈妈,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甘肃定西市山区农村9岁留守儿童范伟琪已有大半年时间没有见过父母。由爷爷奶奶长期照顾的他,从记事起对父母见少离多的思念已成为一种“习惯”。

冬日黄昏里,这个四面环山的村子在一场降雪过后与漫山枯黄的草木一样毫无生机。刚刚放学回家的范伟琪正趴在炕头一张小方桌上做作业,墙上贴着的几张奖状表明他入学三年来的用功。忙完一天农活的奶奶开始收拾晚餐,昏黄灯光下的身影看起来有些迟缓。

与多数长期与父母处于分离状态的“留守儿童”一样,不爱说话的范伟琪对父母的印象较为模糊。除了知道“父母每次从城里回来会带给自己一些好东西”外,范伟琪对与父母有关的其他问题,都是微微摇头,然后羞涩一笑。

“我以后想去城里上大学,去看看课本里讲到的高楼大厦。”一谈起有关学习和理想的话题,范伟琪表现出与对父母的“陌生”截然不同的热情。不过,他表示读完大学后回到村子里来守在爷爷奶奶身边,“他们在这里,我就一定回来”。

范伟琪年逾花甲的奶奶在锅台上忙碌一会,不时要回头疼爱地看一眼孙子。身体每况愈下的老俩口除了照顾好这个唯一的孙子外,每天还有忙不完的农活。“上了岁数,越来越觉得吃力”,她说,孩子父母每年会回来一两次,平时与孩子的沟通很少。

在中国农村,许多留守儿童被交给年迈的祖父母或亲戚照顾,长期缺乏家长监护,逐渐出现的心理问题,近年日益被社会所关注。根据教育部2012年9月统计显示,中国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多与自己的隔辈亲人一起生活,有的家境较好一点的山区孩子,会由老人带着前往城镇学校周边租屋陪读。由此,留守儿童对父母亲情日渐生疏,而对隔辈亲人产生依赖的隔代亲情频现。

长期致力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甘肃会宁县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教师任玉忠表示,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无法在学习上给留守儿童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并且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和田间农活,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

“我们学校400多个孩子中,约有15%为留守儿童。”任玉忠表示,外出务工是目前当地绝大多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留守儿童。

“思亲严重是留守儿童最常见、且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这会导致他们厌学、自闭。”任玉忠说,目前,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小学已专为留守儿童开设了心理辅导服务,以期通过摸底、谈心、说服、帮助、教育等途径从心理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疏导。(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市教育局检查督导周至县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

2013-12-27 18:04阅读

西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013-12-27 12:01阅读

明年1月有9场招聘会 找工作的毕业生可别错过

2013-12-27 01:39阅读

《咬文嚼字》盘点2013国人常犯十大语文差错

2013-12-26 01:40阅读

考试季期末复习计划 大学生拍《学霸去哪儿》

2013-12-25 15:39阅读

西安交大、西工大2014年自主选拔笔试时间撞车

2013-12-24 22:44阅读

西安启动空气极重污染日应急响应:建议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

2013-12-24 11: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