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小规模学校重返乡村 普遍地处偏远乡村现状不容乐观

2013-12-14 09:12  中国青年报

25个学生,15个老师,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一个长满野草的操场,“麻雀小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小学的孩子们在上一场室外的音乐课。

25个学生,15个老师,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一个长满野草的操场。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小学的现状。这所“麻雀小学”距呼和浩特市四五十公里,25个学生中包括10个学前班的孩子,因为离家比较远,这些最小5岁最大16岁的孩子们全部寄宿,大部分老师周一到周五也都住在学校里。

按照前几年实行的大规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所学校早就被列入撤并之列。幸运的是,2012年教育部紧急叫停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撤并,黑老夭小学被保留下来。

去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之后,像黑老夭乡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在各地保留下来或者被恢复。福建省规定,现有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在边远地区将保留在校生小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重庆市政府2012年10月出台意见,规定在校生10人左右的村小不得撤并;湖北红安县计划每年新建、改建30个教学点,湖北襄阳、十堰等地于2012年秋恢复400余所(个)农村小学和教学点……

小规模学校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可是由于普遍地处偏远乡村,交通不便,在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师资等方面都不容乐观,甚至堪忧。黑老夭乡小学的十多名老师几乎都在50岁以上,大都将近退休。因为条件太艰苦,没有年轻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2010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普及到边缘化群体》中提出“边缘化群体”是社会最底层的20%。日前在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上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也提及:“当前沉淀在农村底层‘后20%’农民家庭的子女,他们难以走进城镇、县城上学,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和村小、教学点。”

一直关注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认为,现在要关注农村最底端的10%家庭,这些家庭没有足够实力让孩子择校,希望在农村就近读书。但是在前些年的教育政策中,农村的小规模学校是被抛弃的角色,现在不仅是保留恢复,还应该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以便有更好的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车辆小学大学区举办“班主任工作管理艺术”经验交流会

2013-12-13 18:04阅读

西安女生成“双12”大赢家 中750万元大奖

2013-12-13 16:45阅读

最难懂十大方言 推广普通话有法律依据

2013-12-13 10:33阅读

2014年放假安排发布 除夕不放假网友民俗专家不理解

2013-12-12 16:16阅读

西安电大进行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应用培训

2013-12-11 17:14阅读

每天坚持锻炼 人生幸福安康

2013-12-11 10:29阅读

海外学历认证难、周期长成海归回国就业瓶颈

2013-12-10 16: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