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从合到分,再从分到合 文理不分科意味着什么(2)

2013-12-09 17:18  光明日报

编者按:

文理科,分还是不分,经历了漫长的争论。从合到分,再从分到合,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高考“不分文理科”这一改革方向的提出,未来,高中文理不分科似乎已成定论。这无疑将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改变。这一改变意味着什么?该如何推进?结果将会怎样?来看看相关各方的观点和建议,相信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会有裨益。

高中文理不分科是近日社会普遍议论的重要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人们一直对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中文理分科,与高考的文理分科是相匹配的,也鉴于到高中阶段数量较大的学生都有偏科现象,如果平均用力,很难在学习成绩上有较大的提升和优势的体现。所以,在社会上有“全面发展会导致全面平庸”的说法。

谈高中不分科,首先要清楚高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中前的义务教育属于典型的公民基准教育,要求全面发展、不偏科,理由是充分的;高中后的大学教育属于专业教育,以分科学习为主要特征,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在其间的高中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还是准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对其性质的规定至今并不清晰。按照文理不分科的理想判断,高中还应属于基础教育,尽管有大学预科或准专业教育的特点,但与提升国民基本素养有关,且能使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减负、下移,其设想是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

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在推进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各项探索同时,也特别强调了经典、要素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习的重要性,推进了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持续提高。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有一大批理工本科生自觉地补习人文历史知识,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人文情怀;而在近20年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学习中,数学与理工农医等的渗透也越来越普遍。所以,在高中阶段过早地偏废某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人才的长远发展影响明显是不利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沣东新城举行2013年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专题培训会

2013-12-09 16:12阅读

文理不分科引发热议 教育系统要调整需审慎而行

2013-12-09 11:39阅读

西安社区选聘专职工作人员 329名拟录用人选公示

2013-12-08 19:13阅读

全国985高校寒假时长排行榜出炉!你的母校排第几?

2013-12-07 16:33阅读

网传昆明学校多名学生下跪不属实 实为被罚俯卧撑

2013-12-06 18:20阅读

12岁男孩街头流浪10个月:“死外面也不愿回家”

2013-12-06 18:03阅读

“逃课助手”VS“点名软件” 大四学生“空巢”升级

2013-12-04 22: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