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团体心理辅导课的课堂上,讲台右侧第一排拿着放大镜、吃力地看着黑板板书的毛庆章格外引人注目。“黑板上的板书能看得清么?有没有没听懂的地方?”一下课,授课的该校酒店管理学院院长熊娟梅便走到毛庆章身边,关切地询问他的上课情况。
由于先天视力缺陷,毛庆章从高中起,无论走到哪儿,都会随身携带一个高倍放大镜。2012年的高考中,“戴”着放大镜的毛庆章走出了广水老家,考上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咨询系,开启了他一段全新的人生。
自幼“失明”
只能看清两厘米内世界
从出生起,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于毛庆章来说,便成了一个奢侈的梦想。焦急的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但医生的诊断是先天性小眼球发育不全,而这一先天性的缺陷基本无法治疗,即使佩戴眼镜对于他视力上的帮助也微乎其微。而且为了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医生建议他不要佩戴眼镜。
由于视力的缺陷,毛庆章仅能在2厘米的直径范围内看清事物。所以每次上课的时候,即使坐在第一排,他仍然无法看清老师的板书,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迹,毛庆章常常需要埋下头,眼睛几乎贴着课本。“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是在闻书。”写字对于他来说,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紧贴着眼睛的笔杆,只能随着毛庆章脸部的移动在白纸上,勾画出一个个汉字。
令他最为担心和害怕的便是在路上遇到同学,“每次都看不清他们的脸,有时候他们和我打招呼也看不见,时间长了不知道的同学会觉得我很不礼貌。”由于长期近距离看事物,毛庆章的眼睛和头脑经常会莫名的涨痛,视力也在不断退化。到了高中时,他便只能借助高倍放大镜看世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