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改革】
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参与此次高考改革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此前表示,从趋势上看,研究性大学优秀人才招生和大面积的普通学校招生之间,也将有所区别。
不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表示,高校在此轮招生改革中的动力稍显不足,因为按目前高招机制,高考后留给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时间太少,很难实现在考察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参考面试、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所以,他认为,央属部属高校招生办法的出台十分必要。
【政策实施】
各地最迟明年底出台实施办法
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确保改革有序进行。
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在先行探索,如浙江,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