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普遍欢迎“单独二胎”
此外,作为另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单独家庭可生育二胎”则占据了热门话题榜单的第3位。
青年群体是受“单独家庭可生育二胎”政策影响的最大群体。中青舆情监测室随机抽样分析1000条信息后发现,这一政策的启动,赢得了青年普遍的欢迎,褒义评论占到了89.4%。不少人认为,这个决定体现了国家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关怀,实现了诸多单独家庭盼望已久的愿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翟振武教授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二胎政策放开前的调研结果显示,城市生二胎的意愿达60%,农村更高达80%~90%。
也因此,“单独家庭可生育二胎”政策的启动,受到了诸多青年的拥护。
翟振武还指出,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凶猛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如今,在总人口13亿的情况下,每年净增人口只有600多万。按照这样一个趋势发展,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口将进入零增长的状态。
有媒体报道,浙江省舟山市已连续11年人口负增长,人口问题制约着当地的发展。11月21日,舟山市政府下发《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实施计划生育“舟山海岛特批政策”的通知》,称经浙江省政府研究同意,由浙江省人口计生委批复,决定在舟山率先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然而,对“放开二胎”政策热盼的同时,也随即产生了一些担忧。
有人认为,在当前“生小孩子易,养小孩子难”的社会环境下,更要做好生还是不生的选择题。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发现,青年群体中,认为生二胎需谨慎的观点占到了28.8%。
这种选择的艰难程度,还和城市发展水平相挂钩。
网民“我是流云淡淡”就称,“越富有省份城市的人,越不想多生,因为成本高,压力大,又不愿意委屈了自己和孩子。”
符合政策的人还在为“养不起”等问题伤脑筋,而另一群人也对此充满期待。一些不在这一政策范围内的家庭,也表达出了羡慕之情,认为当下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年轻人生育观念也越来越理性,期待二胎能够全面放开。
看好就业创业环境
房子和孩子吸引了青年群体的眼球,就业创业等问题同样备受关注。
“农村土地流转”话题排在了青年热议话题的第4位。
青年群体认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一方面会导致房价下降,有利于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流转”话题的热议,也激起了另一个话题:鼓励土地流转,你愿意回乡当“土豪”吗?
有媒体报道,南昌市安义县一农民外出经商赚钱后,选择回家承包万亩土地当土豪,一年仅给农民发奖金就超百万元。
不少人认为,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越来越好,种田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回乡当“土豪”前景可期。
网民“薛智之0616”就表示,农村土地要发展效益,规模化、专业化是经营发展之路,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农村土地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供了现实可能,农村土地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回乡当“土豪”,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农村土地流转”话题中,已经体现出青年群体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
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的毕业生数量更可能突破700万,加之留学生归国热潮的持续走高,2014年被预计会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
也因此,三中全会对就业创业等方面释放出的信息,同样备受青年关注。
随着简政放权审批快,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等利好消息的传出,未来5年被认为是创业环境好、机会极多的5年。不乏有人呼吁,“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下海吧!”
此外,《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也让面临就业的青年们松了一口气。
有专家认为,消除这些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愈加凸显,这对于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也让面临就业的青年群体期待,2014年“更难就业季”能够不那么难捱。
中青舆情监测室随机抽样分析1000条信息后发现,就业创业话题的相关信息中,褒义占比达到67.1%。认为三中全会后,就业创业环境会变好的观点占据了主流。
与此相反,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发现,48.8%的青年在讨论“渐进式延迟退休”的话题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部分人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对青年就业带来冲击。
网民“忘不了啊啊”就指出:“延迟退休年龄,会影响青年就业,加重没有固定工资收入人员的经济负担。”网民“另类移民”也认为:“坚持现在的退休年龄,既不会使就业岗位发生骤减,从而保证了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能稳定即将退休的人员的心态。”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在没有破除社保、养老金双轨制的情况下,渐进式延迟退休未体现公平原则。网民“坚持86400”就认为,以年龄为指标有违劳动强度的公平性,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将退休年龄折算为工时,干满工时即可退休。
此外,“大学去行政化”、“不设置重点班”等话题,让青年关注的目光聚焦到教育领域。从中青舆情监测室对各话题的信息褒贬义统计来看,“不设置重点班”的褒义评价比重超过九成,体现了青年群体对教育公平的呼声极高。
除去以上话题,“劳教制度废除”、“国家设立国安委”等热点话题,也同样进入青年的视野。
综观所有被热议的话题,青年群体对三中全会的关注,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发展影响的考虑。也因此,青年群体对三中全会后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更加充满期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