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孩子为啥校内外“一个娃娃两个样”文明礼仪是必修(2)

2013-11-14 10:10  扬子晚报

请爷爷奶奶先吃 张叶 绘

在最近的大热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嘴甜又懂礼貌的萌妹子王诗龄有着不小的人气,受到帮助会说谢谢,做错事也会主动道歉,小小年纪,待人接物却已经很有“大人样”,让不少观众在节目之外都竖起了大拇指。

怎样才算是未成年人合格的“言谈之礼”和“待人之礼”呢?记者也在身边的学生和家长中发起了一场讨论。南京琅琊路小学五年级的宋一程总结了很多条,和同学相处语气不能强硬,要注意文明用语,和同学相处要宽容些,做错事要主动认错、要尊重老师等等。宋一程所说的“言谈之礼”“待人之礼”是不是够细致与全面呢?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番。

典型事例

被取绰号“肥猪”

女孩非常伤心

“现在的小孩居然从幼儿园就开始给同学取绰号了。”女儿最近说的事,让网友@真真妈-二温有点惊讶。原来女儿班上有个同学名字里带木,女儿告诉@真真妈-二温,大家都喊她木头。不过潜意识里,女儿还是知道叫同学绰号并不好,因此说完马上嘱咐妈妈不要去问老师。

在实际生活中,因为绰号闹出矛盾的也有不少。扬子小记者、赤壁路小学五年级的于欣羽告诉记者,在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老师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生特别的胖,很多男生背地里都喊她“肥猪”,有一次,一个男生当着这个女生的面把“肥猪”这个绰号喊出来了,女生非常伤心。从那以后,班上就很少有别人喊同学绰号了。

中小学生对哪种不文明行为最深恶痛绝?有一份调查显示,为同学在背后说坏话、乱取绰号而烦恼的中学生占39.1%,小学生占70.8%。友爱、善意的昵称无伤大雅,但相当多的学生有过因为长相、名字、性格而被取绰号的经历。这类的绰号往往带着不尊重的意味,常常给被取绰号的小朋友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

不知爸妈生日

只因“没专门告诉我”

“爸妈的生日,我知道啊!”在电话采访时,扬子小记者、南信大附小三年级的石艺璇轻松就报出了爸爸妈妈的生日日期。石艺璇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家里每年不仅给孩子过生日,也会给爸爸妈妈庆祝生日,所以家里人的生日,她都记得。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石艺璇还会费心准备些小礼物,比如自己写的小贺卡、画的画等等,“收到这样的礼物,我们都很开心。”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有心记住爸妈的生日。有一所小学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全校一到六年级1037个学生,父母生日都不知道的有603人,占58.1%;只知道其中一人生日的124人,占12%;父母生日都知道的仅有310人,占30%左右。年级越低,不知道或是知道不全的学生比例越高。一位参与调查的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他的爸爸妈妈其实每年都过生日,有时候在家,有时候去外面庆祝,只是自己不记得是那一天了,而“爸爸妈妈也没有专门告诉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高陵县召开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2013-11-13 18:06阅读

中国梦 百姓梦 幸福梦

2013-11-13 13:48阅读

江西将首次为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公益性岗位

2013-11-12 17:08阅读

亲子活动上家长被孩子“喂饭” 多落下热泪

2013-11-11 16:04阅读

毕业生求职提新问题:房价贵不贵

2013-11-10 09:33阅读

长安区教育局召开全教育系统维稳安保工作会议

2013-11-08 18:00阅读

市二保接待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参观活动

2013-11-07 16: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