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学起床协会:叫醒你的不是闹钟,是梦想(2)

2013-11-05 08:02  中国青年报

“三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北京大学起床协会!”在北京大学,这句戏言已被许多学子熟知。

10月25日,“北京大学起床协会”(以下简称“床协”)迎来“7周月”纪念。半年来,以“团结北京大学最广大起床困难户,为实现‘早起、吃早饭、打早卡’伟大理想不断奋斗”为宗旨的“床协”人马不断壮大,这让“床协”会长、北大政府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生胡孝楠很开心。

与被窝反复做斗争的“故事”,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大学记忆里。眼下,在多所高校里涌现出的“起床协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传统故事的结局。

“互助起床”创造历史

曾经自称为“不分四季型冬眠症晚期患者”的胡孝楠,在3月25日的早上—确切地说是11点25分,睁开了惺忪睡眼,发现周遭室友都在聚精会神地学习,而自己用于实现理想的时间又少了半天。“人生何须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痛悟到这一点的她灵光乍现,在人人网创建了“北京大学起床协会”的公共主页。“我的原意,就是创建一个起床困难户的互助组织。”胡孝楠回忆道。那时的她还远没意识到,自己创建的这个协会“要火”。

第二天,胡孝楠打开人人网后顿时“惊呆了”,一夜之间关注者上千。3月27日一大早,她从床上爬起,戴上一顶方便其他会员辨认的熊猫帽子便冲向北大的学一食堂。那天前来会合的同学有21人,尽管不少到场的男生失望地嘀咕着“怎么妹子这么少”,但共同的惨痛赖床经历还是很快把大家团结在了一起。同学们煞有介事地在一张印着“Peking University”(即“北京大学”)抬头的信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用胡孝楠的话说,“感觉我们在创造历史。”

几乎与此同时,吉林大学的张天译、赵闯等几名学生也在酝酿着“要在起床史上留一笔”。

如今,在吉林大学,“同学,还睡呀”是几乎无人不晓的一个微信公共账号。从今年3月份开始设计到4月初账号上线,张天译和小伙伴们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许多学生清晨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点开这个微信平台,发送数字“1”,然后收到回复:“早上好,我是叫醒梦想的‘闹钟’!你是吉大第×位起床的人!”

去年7月,张天译赴牛津大学做交流生,发现校园里的长椅上常能看见睡得正酣的学生。他很是纳闷儿,“这么知名的学府,学生怎么是这个模样呢?”后来才知道,原来牛津有太多拼命学习的“学霸”,往往学累了就倒在椅子上打个盹儿,恢复精神了就继续用功。

这让张天译想起了国内自己身边一些逃课睡觉、打游戏的同学,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从牛津回国后,张天译拉上赵闯等几个小伙伴,开始琢磨设计一款校园励志神器,经过反复切磋、设计,“同学,还睡呀”横空出世。

“账号上线后在10小时内用户就突破1000人。”张天译说,“这说明一件事儿:同学们都有着一颗上进的心。”

期中考试刚过,胡孝楠和几位“床协”元老密谋等成绩一公布就再进行协会招新,“趁机敲打和网罗大一的小朋友,让他们看看整天赖床是什么下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文明委莅临长安区检察院调研创文工作

2013-11-04 11:55阅读

网友自制《一分钟性教育》短片 解释“我从哪来”

2013-11-03 21:32阅读

莲湖区201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儿童公园举行

2013-11-02 08:02阅读

武汉中学停止补课和晚自习 家长强烈要求恢复

2013-10-30 16:04阅读

市专家组评估验收灞桥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2013-10-28 18:00阅读

女大学生成沈阳学历最高环卫工 每晚必敷面膜

2013-10-26 11:31阅读

职场“咸鱼族”:得过且过不翻身 随时准备辞职

2013-10-24 15: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