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发现数学内部的魅力
有媒体报道说,英国大学一年级数学考勾股定理,而中国高考数学题却要用到一堆辅助线,“太难”。外国学生学的数学真的比较简单吗?
唐彩斌曾经去英国进行交流学习,“不能简单评论外国的数学是简单的”,他说,比如在英国,一部分人的乘法是做得比较慢,也有可能在超市里算账算不清楚,但在逻辑、空间想象、数学表达等方面,绝对“不简单”。另外,在德国、英国等地,高中选修数学的学生学得比中国的还要难。
但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学生觉得学得太辛苦,太累,觉得学得“没有用”?
杭二中数学老师胡克元这几天也关注了网络上对于数学的讨论,在昨天的班主任讲话时间,就和同学们探讨这个话题。
他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于教育的观念太过功利,忽视了学生长远的发展。“包括奥数,对培养思维很有帮助。但现在,一些学校把奥数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学生和家长把它作为升学的工具,不管喜不喜欢,适不适合,都去学。如果不是真正喜欢而去学,肯定存在问题。”
唐彩斌说,其实目前数学教育的模式在改变,更关注“学生的学”,但不可否认,由于升学的压力,一些过于机械重复的习题,吞没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大师陈省身说“数学好玩”,“其实数学知识之间彼此都有联系,数与数、数与形之间都有有趣的联系。”唐彩斌说,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上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有体验,让数学内部的魅力吸引更多学生喜欢数学。
尚可分析说,其实这几年数学的高考难度在下降,全省的平均分在提高。“学习更多是获得学习的快乐。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新知识本身有很多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你能够有一种成就感、充实感,尤其是战胜一个个挑战,有巨大的愉悦。”学数学也是如此,如何让孩子们获得学习数学的快乐,很值得继续探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