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东亚汉学研究学会(日本)、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和台湾淡江大学共同主办的东亚汉学研究学会第四届国际学术会议暨首届新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31所大学与学术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及博士生共同参与研讨。在换届改选会上,陕西师范大学陈学超教授当选为会长。
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会议的师生合影
本届研讨会持续2天,共设13场主题研讨,还特别设置了两岸博士生论坛。会议从传统汉学到新汉学,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既延续了前几届的学术传统,又与时俱进地将新汉学这一研究纳入到东亚汉学研究视野,成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了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及其在东亚乃至世界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影响。
陕西师大文学院教授李继凯及其博士生孙晓涛,历史文化学院王晖教授以及国际汉学院博士生刘惠、杨彩贤等5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他们在博士生论坛上分别对各自提交的论文进行了宣讲,阐述个人的学术观点。
传统汉学对中国历史及文化的深入研究,为新汉学研究奠定了深厚的根基,而新汉学研究也将为传统汉学研究的拓展增添活力。未来,传统汉学和新汉学这两种汉学形态必然会再演进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又在日趋融合中创造出能够融通两种模式的汉学形态。因此,会议对于丰富和繁荣东亚汉学研究和推动中国学术研究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