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藏民院构建“一三六”模式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2013-09-22 14:48  陕西省教育厅

西藏民族学院55年的办学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更是学院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近年来,该院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探索民族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规律,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上层次,取得显著成效。该院通过构建“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三支队伍,打造六个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狠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工作目标夯实了基础。

坚持一个中心,凸显思想政治工作在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西藏民族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纳入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改革和发展规划》中,该院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为“八大工程”之一,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与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提升等同部署、同要求,整体推进。“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不断完善,贯穿始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全过程,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在年度工作要点和总结中,该院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总结。

——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2004年,该院党委在原来“两课”教学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年组织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研,每学期听取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汇报,至少研究一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2004年,该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根据两省区教工委部署,结合学院实际,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主动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党委明确各单位一把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明确党委各部门及各基层党组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督查力度。2009年在全区率先成立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督导组,2010年出台《西藏民族学院学生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督导工作条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学校党政督查组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督查督办范畴,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

强化三支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西藏民族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三支队伍承担,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及政治辅导员、党团干部及共青团干部。在《“十二五”时期改革和发展规划》中,该院把三支队伍建设纳入到“人才强校”战略中,统筹规划。同时在每年的人才引进中,都专门安排有政治辅导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标,不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打造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西藏民族学院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3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9347人,师生比为1∶267,高于教育部关于师生比不低于1∶400的要求。专业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副高级职称占65.7%,远远高于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总体比例。近五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全部参与过省级以上培训。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团队已经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打造主动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的干部队伍。西藏民族学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从学校党委书记到学生支部书记;从党务部门到后勤教辅部门,在分工、岗位职责、考核中都有明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把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每年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进行考核。学校党委书记带头为学生上党课、团课,坚持校领导接待日活动,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建强六大阵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西藏民族学院着力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助阵地,各个阵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2011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学校领导、与其他教学单位同级,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为一体,负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年,学校有9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获立项,其中省部级教改课题立项2项。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阵地。该院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创建活动。学校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多次荣获西藏自治区、陕西省、咸阳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窗口和典范。

——建设校园文化阵地。建校以来,该院一直秉承和践行着“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校训精神作为文化符号,已经融入到师生的血脉,成了校园文化永恒的主题。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以“春华秋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特色品牌和主要平台,以大学生科技节(活动周)、外语文化节、计算机节、“阳光体育”、学生社团等极具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为亮点,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大校园文化网络格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的浸润作用。

——建设社会实践阵地。该院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并将实践育人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建设实践教育基地。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和青年志愿者服务为主,以组织和参加学校“笃学杯”、自治区“成才杯”和国家“挑战杯”等社会实践项目和比赛为辅,以深入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维护民族团结,争做民族团结进步之星”、师范生技能大赛、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经验交流等为品牌的实践育人特色项目的实践育人格局。

——建设网络教育阵地。该院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重视发挥网络的积极正面作用,防范负面不良网络信息影响,深入持久开展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倡导“绿色网络行动”,加强网络法规宣传教育,密切关注学生网络行为动态,及时防范和封堵不良网络信息,净化网络空间,确保网络思想政治安全。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阵地。该院十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门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负责指导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消除不良心理和情绪,摆脱心理困扰。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动,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北大清华课程10月将向全球网民开放

2013-09-18 08:51阅读

汉中2013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签订4987份合同

2013-09-17 11:50阅读

四川客车坠桥 11名学生遇难

2013-09-16 09:15阅读

铜川市开优秀教师座谈会庆祝2013年教师节

2013-09-12 13:57阅读

雁塔25学校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013-09-10 09:12阅读

第四届陕西高校“农校对接”会西安顺利召开

2013-09-06 15:25阅读

6年来3.4万免费师范生中小学任教

2013-09-04 09:2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