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弑师案折射出教育管理的弊病

2013-09-17 16:31  新闻晚报

近年,每当校园发生惨剧,舆论都将目光聚焦在反思事件原因上,这当然有必要,但总体看来,这类反思有些“空对空”,并没落地。比如,在有学生对同学痛下毒手后,舆论呼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命教育,可事后似乎大家都忘记了,直到再发生类似事件,又来一次分析。

江西抚州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不满班主任管理将其杀害。校方称双方矛盾源于雷某课间玩手机被收,班主任孙某要求通知家长[微博]。案发时,孙某正在办公室备课,雷某持水果刀进入,在孙某毫无防备下,割破其颈动脉致死。

只有把反思落到实处,才能吸取教训,避免悲剧再发生。对此,笔者认为至少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学校不要回避这件事,应和当地教育部门一起,了解师生因此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如果从所谓“学校声誉”出发,回避这一事件,那就不可能重视师生的心理问题。事实上,在身边发生惨剧后,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甚至会影响接下来的生活、工作。

其次,学校要对案件的发生进行深入分析,反思教育管理中的问题。目前很多中小学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以管理学生使用手机来说,学校担心学生用手机分神,于是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充分理解,由此老师和学生时常为使用手机产生冲突。其实,学校可以把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提交给各个班级,听取学生意见,实行民主管理。另外,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出发,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比简单的禁止有效,这也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以及社会环境的配合。在美国,未成年学生使用电脑、手机,都会要求家长陪同上网,指导使用,由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习惯,避免出现沉迷现象和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但我国学校和家庭,都采取禁的方式,结果是,既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也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电脑、手机的习惯。

再次,对于近年来的校园惨案,教育系统之内也不愿意直面,这显然不可能从案件中吸取教训。笔者一直呼吁,学校应把校园案件作为案例,在学生中组织主题讨论活动,这就是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这也才是真正重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在任何国家、任何教育环境中,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极端事件,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的是直面事件,对症下药,从悲剧中找到前行的力量。(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为月饼瘦身叫好

2013-09-17 11:17阅读

西安地铁一号线公交换乘大全

2013-09-15 11:04阅读

家长有需求监管有漏洞 校外托管班成了脱管班?

2013-09-13 19:21阅读

西安欧亚学院学生在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夺奖

2013-09-11 10:35阅读

陕西2014年硕士招生考试报名9月25日开始

2013-09-09 08:53阅读

省教育厅召开高校附属中小学经费投入管理座谈会

2013-09-05 14:56阅读

西工大校长:梦想和志向决定人生质量

2013-09-03 09: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