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最难就业季:别让坑人专业毁掉青年梦

2013-07-12 10:40  新华网

“梦想对于我们太奢侈,我现在最不愿说出口的词就是梦想。”一位二本院校毕业生的话,让人震惊。

 “最难就业季”谁最难?答案不是那些“985”“211”和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也不是那些尚未毕业就已被用人单位“预定”的职校生,真正难的,是占中国高校总量80%的二三本院校毕业生。他们是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主力,但他们在就业市场饱受双重挤压,在夹缝中碰运气。

年轻人,本来都是天生的梦想家,正是那些瑰丽的梦想,让他们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当一年比一年残酷的就业难现实,开始让年轻人“奢谈”梦想,全社会或许都应该重新检视如今人才培养机制。

梦想对于我们太奢侈”的感慨,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学金融的,梦想或许是进投行进“四大银行”做个高级“金领”,最终却可能只在一家小企业谋了个会计的差事;学电影的,梦想或许是成为星光熠熠的大明星,最终却可能只是在片场跑龙套、混盒饭;学新闻的,梦想或许是成为白岩松、柴静那样的名记者,最终却可能只能在二三线城市当个“新闻民工”……

出现这种落差,并不完全因为这些年轻人不够努力。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进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已踏上了远离现实的轨道——如今有很多二三本院校,毫无办学特色,也不清楚自身的优势劣势,盲目照搬一本院校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些看似热门的专业,很多学校关注的不是师资和毕业生的去向,而是为了赚钱。最终,毕业生成了盲目扩招、盲目升级、盲目设置专业的牺牲品。

当年轻人不再相信梦想,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他们只能在就业大军中“自救”。有背景的学生,凭父母找关系解决就业;没背景的学生,只能碰运气。深陷就业困境,很多年轻人不仅没心思去做梦想家,反而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刺激,进而抱怨社会、自暴自弃。

当前“最难就业季”面临的问题,其实是结构性就业难。要让大学毕业生能重拾梦想,重拾信心,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对各高校尤其二三本院校的专业设置严格“年检”。少一些“坑人”专业,才是对毕业生未来最大的负责,才能让百万毕业生敢问梦在何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我省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出 656分考生被西交大录取

2013-07-12 09:07阅读

西安市部署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建设活动

2013-07-09 16:01阅读

夏天秀色当心致癌 指甲油口红粉底液要慎用

2013-07-07 08:38阅读

陕西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对蓝田县进行检查

2013-07-02 13:41阅读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西安举行

2013-06-29 08:59阅读

西安市文明办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推进会

2013-06-24 15:55阅读

市政协来高陵县调研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工作

2013-06-18 14: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