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从1958年进入小学语文课本以来,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准,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汉语拼音字母繁多,易认错形,分不清音,四声也不易辨读。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要轻松的掌握好它,确实不太容易。那么如何使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变得活泼生动起来呢?
一、营造直观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气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习拼音初就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将声母称为大哥哥,韵母称为小妹妹。这样称呼贴近学生的生活,学起来容易、有趣,还会让学生对字母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同学们区分声母和韵母也就更容易了。如:刚开课时,我会说,今天我给同学们介绍三位大哥哥。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和他们做朋友吗?营造一个交朋友的氛围。大家一定都很想交朋友。同时又提出:希望大家记住朋友的名字和长相,可别张冠李戴。这就让枯燥的字母马上变得有活力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这时老师戴着字母头饰,一边做自我介绍:“我是大哥哥声母j,我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请小朋友们认清我并牢记我的名字,别叫错了我,叫错了,我就不跟你们好交朋友了哦”。介绍后再用好插图,就更能促使学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学生更快地把所学的知识牢记。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示意字母发音,还将字母的形藏在其中。如:在介绍完j、q、x后,马上出示该字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出气球和线绳像字母“q”,西瓜上的刀痕像“x”。
二、编儿歌牢固掌握汉语拼音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充分运用儿歌帮助学习拼音,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忆速度。儿歌有一定的情趣,短小、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能克服汉语拼音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例如:单韵母ɑ,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ɑɑɑ;o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ee。声母:像个6字bbb,像个9字qqq,一个门洞nnn,鱼儿跳舞tttt。利用这样的顺口溜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会汉语拼音。
三、激趣法让书本“动”起来
主要用于较难掌握的拼读过程和四声调的辨读,寓教于乐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教学b—ɑ→bɑ时,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声母韵母相拼,是个重难点。于是我利用拼音卡片,先出示b,再出示ɑ,两个字母相碰撞,表示声母b和韵母ɑ相拼,得出bɑ 。这样的出示方法简明、有趣,而且很简便。在拼读拼音的四声调时,我会让同学们边读边用手和头比划出每个声调。如:读mā时,同学们的手和头都要动起来比划出一声平平的调号;读má时,比划出二声向上扬的调号;读mǎ时,比划出三声拐弯的调号;读mà时,要比划出四声向下滑的调号。因为四个声调不易区分开并且读准,就算是会拼读了,可在后半学期还有许多同学不能将拼出的调号正确地写出来。如果我们在学习初就这样带上动作来练读,那么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自己要写拼音时,当拼音一出口,他的小脑袋就会很自然地比划出声调了。而且一边读一边让同学们动动手动动头,正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对他们的学习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方法是灵活的、多变的,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探寻更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王镇繁荣小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